踏青网

​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思想精髓(庄子是哪个学派代表人物)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思想精髓(庄子是哪个学派代表人物)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叫南郭子綦[qí]。 实际上,他姓芈[mǐ],叫子

庄子思想主张八个字思想精髓(庄子是哪个学派代表人物)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叫南郭子綦[qí]。

实际上,他姓芈[mǐ],叫子綦。

子綦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春秋时期的楚昭王。因为他住在城南边,因此人们就叫他南郭子綦,或者叫他南伯子綦。

据说,这个人的德行,那是相当高洁。

有一天,子綦靠在茶几上打盹。他有一个弟子叫子游,复姓颜成。有后人推测,也可能隐射的是孔子的弟子言偃,而子綦则隐射的是孔子。

不管怎么样吧,反正是一个师父,一个徒弟。

子游见子綦打盹时,形体如同枯木一样,就好像精神脱离了躯体。于是,便舔着脸大夸特夸,说他师父这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子綦听到后,说起来也是脸皮厚,不但不谦虚几句,反而讲了一大顿道理。

其中有一句,就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很简单,就是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是没有你我彼此之分。

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那是不是就是说,别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别人?别人的就是自己的,自己的就是别人的?要是真这样的话,像我这种一无所有的人,当然是无所谓了。就怕那些什么都有的人,人家会不愿意。

更何况,推而广之下去,是不是也可以说,人类就是动物或植物,动物或植物就是人类呢?这个怎么想,怎么感觉像在骂人。

实际上,不能说这句话没有这个意思,不过道理不是这么理解的。这句话集中体现的,还是道家文化中“一生二,二为一”的观念。

在道家的观念里,“一”就是“道”,就是混混沌沌,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连头发也算上,彼此间根本就没有个区分。

这样下去,显然不行。

于是,“一”便生出了“二”,也就是阴阳。然后阴阳一交合变化,世间万物也就随之产生了,也就是“三生万物”。

这个时候,物与物之间,就有了你我、彼此的区分。

可区分归区分,如果追本溯源的话,万事万物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从阴阳交合变化而来的。而阴阳,则又来自于“一”,也就是“道”。

从这一点来说,万物确实又同为一体,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聊到这里,或许有朋友要问了,这有什么用?

一句话,翻来覆去地说,除了显得有点玄乎之外,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人生,又能有什么样的帮助?

别说,还真有帮助!

道家的这个观点,就是在告诫我们:对待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都不但要有“一生二”的分,还要有“二为一”的合。

实际上,这也是中西方文化里,最大的一个不同。

在西方人的文化里,比较关注“一生二”这样的分,不是很在意“二为一”这样的合。当然,他们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们以“科学”为例。

什么叫科学?就是分科之学。他们把科学分成三大类,这三大类又分出许多小的学科,这许多小的学科又分出若干更小的学科……

反正宇宙无限大。

结语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把我们人类社会,最后给分了个稀巴碎。所以,每当遇到一些人,动辄就拿科学说事,我心里其实是很不认同的。

不是说科学不对。只不过在“分”的同时,一定要更关注“合”。

就以美国和我们中国为例。

美国这个“世界警察”,为什么越来越不受待见?就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有关“分”的这个观念太强烈了。

在这种观念下,必然会出现以自己为中心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又会产生一个惯性思维:因为我要过好日子,所以你们就不能有好日子过。

我们中国则不同。我们中国当然也要过好日子,可由于我们头脑里有“合”的这个观念,因此就深刻地知道:

因为我要过好日子,所以你们也要过好日子;如果你们没好日子过,那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这就是在“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之后,为什么会紧跟这样一句话:“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当一个人的思维意识里,只有“一生二”这种分的观念,是根本不会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有懂得了“二”也可以为“一”的时候,也就自然明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