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青年下乡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下乡青年活动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青年下乡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下乡青年活动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4年是一个分水岭。 从1969年开始的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直持续到1978年,全国共有1600万知识

青年下乡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下乡青年活动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4年是一个分水岭。

从1969年开始的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直持续到1978年,全国共有16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农村、山区、草原、边疆等等广阔天地,成为一代知识农民和兵团战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开始,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但如何安排知青,如何使他们融入农村成为新农民,农村的各级领导心理准备不足,物质准备不足,吃住行准备不足……

看看照片上的知识青年,一个个精神饱满,笑逐颜开,显然对上山下乡非常满意,对自己成为新一代农民非常高兴。但实际上,知识青年刚刚上山下乡来到农村山区,遇上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1969年,他与他们学校的几十个毕业生,上山下乡来到福建闽北的一个山区农村。

离开家乡福州时,人们敲锣打鼓的欢送;到了农村人民公社,人们敲锣打鼓的欢迎。然后他们分配到了农村大队,在大队部昏暗的煤油灯旁吃了上山下乡后第一餐饭。

吃完饭,大队干部把他们领到了一个像是牛棚改造的知青宿舍。

宿舍四门透风,木板床上是乱七八糟的稻草。男女房间用横七竖八的木板隔着。房间里没有家具,没有桌椅,没有锅碗瓢盆……知青们一看,这里根本没法住人,更没法生活。

立马拿上来到大队部,强烈要求大队长给他们重新安排住宿。

大队长也没有什么文化,就一个老农民,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排这群从城市来的知青。本想随便糊弄糊弄一下,估计知青们也呆不了几天就会走,于是找人把大队的柴棚改造成了知青“宿舍”。

大队长见到知青闹了起来,他赶忙把知青先安排到村小学校里。知青们就把教室里的课桌并到一起,作为床铺,虽摇摇晃晃,但至少能够睡觉。

这是他们兴高采烈来到农村的第一天发生的故事。后来他们一个个都分配到了农村的农民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接下来的农村日子里,数不清的困难和问题在等待着他们这群十五六岁的城市孩子们。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状况,到了1974年,有了明显的改变。改变的起因是“一封知识青年家长来信”惊动了高层。从此,知识青年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我的同届同学上山下乡后,没有当年老一批的知青那么艰苦了,大有变化。

一是偏远艰苦农村不安排知识青年了,一般就近安排(像电视剧《情满九道弯》里北京知青就安排在北京密云县插队 不像老一代知青安排在内蒙、黑龙江)。

二是知识青年到农村不分散住在各家各户了,公社或大队建立统一知青点(很多地方盖了新房子),统一管理知青。

三是要保障知青吃饱肚子,不能饿着,工分不够给予一定补贴等等。

由于知青上山下乡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没有大哥哥大姐姐那么艰苦和辛苦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