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历史发展介绍
普鲁士历史发展介绍
在日耳曼北部的荒凉地带,一个小国迅速崛起,它就是普鲁士。普鲁士的历史就是一部疆土变迁史。公元9世纪,查理曼大帝将欧洲的文明中心从之前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欧洲东北部的蛮荒地带。他的法兰克士兵将欧洲的边境线不断向东推移。位于波罗的海与喀尔巴阡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是斯拉夫人和立陶宛人的居住地,查理曼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大量土地。法兰克人对这些边远地区的管理方式就像美国建国前对其中西部地区的管理方式一样。
为了抵御那些尚未开化的撒克逊人对东部领土的侵袭,查理曼建立了一个边境省份——勃兰登堡。斯拉夫部落的一个分支文德人此前曾在此地定居,但在公元10世纪,他们被法兰克人征服。他们之前建立的名为勃兰纳博的集市成为勃兰登堡的中心,这个新省份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在公元11~14世纪,一系列贵族家族充当着这个边界省份的管理者。直到公元15世纪,霍亨索伦家族渐渐壮大,成为勃兰登堡的统治者,把这片被人遗弃的荒凉地带变成当代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不久前刚被欧洲各国和美国合理逐出历史舞台的霍亨索伦家族,发源于德国南部,他们非常不起眼。公元12世纪,一个名叫腓特烈的霍亨索伦家族成员借由一桩婚事,成为勃兰登堡城堡的守将。从那以后,他的后代便牢牢抓住每一次机会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
经过几个世纪的巧取豪夺,霍亨索伦家族终于成为选帝侯。选帝侯是专门赐给王公贵族的名号,凡是获此名号的人都有权参与旧日耳曼帝国皇帝的选举。在宗教改革时期,他们选择站在新教徒一边。到了公元17世纪,霍亨索伦家族已经成为北部日耳曼地区最具实力的家族之一。
在三十年大战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以同样的热情对普鲁士进行了洗劫。但在伟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的治理下,损坏迅速得到修复。通过对国内一切经济和智慧力量的合理利用,腓特烈建立起一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国家。
现代普鲁士是一个个人理想和志愿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吻合的国家。这种国家状态可以一直追溯到腓特烈大帝时期。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名任劳任怨、勤俭节约的士兵,喜欢酒吧里流传的故事和重口味的荷兰烟草,但他特别讨厌带有花边的皮草类东西(特别是法国制造的)。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职责。他严于律己,对任何人的软弱行为都无法容忍,无论他是将军还是士兵。
他和儿子腓特烈的关系一直不好。父亲是个五大三粗的人,儿子却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小腓特烈对法国的礼仪、文学、哲学和音乐情有独钟,但在他父亲看来,这些都是些女人追求的东西。终于,两人迥异的性情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小腓特烈试图逃往英国,却被捉到,还被送到法庭接受审判,不得不目睹帮助自己潜逃的好友被斩首示众。作为对他惩罚的一部分,年轻的王子被流放到外省的一个小关卡,在那里学习如何在未来做一个好国王。
这次流放也算让小腓特烈捡了个便宜。当他1740年回到普鲁士继承王位时,对国家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无论是开据一个平民新生儿的出生证明,还是整个国家的年度预算这样复杂的事务,他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作家,尤其是在他题为《反马基雅维利》的书里,腓特烈对这位古佛罗伦萨历史学家的政治观点十分不屑。因为马基雅维利曾教授皇室弟子,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在任何有必要的时候都可以撒谎。然而在腓特烈看来,一个英明的君主首先要先成为人民的公仆。
他以路易十四为榜样,要做一个开明的君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腓特烈虽然每天都为百姓工作20个小时,却从不允许任何人在他身旁指手画脚。他的大臣们只是级别高一些的记录员。普鲁士是他的私有财产,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治理国家。对于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他都绝不允许发生。
1740年,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他曾在一张羊皮纸上签下一份条约,试图以此来确保他的独生女儿玛丽亚·泰莉莎的地位。但他的遗体刚被安葬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祖坟里,腓特烈的军队就抵达了奥地利边境,随后占领了西里西亚地区。依据某个颇有疑问的古老条约,普鲁士宣称,西里西亚(甚至整个中欧地区)都应归他们所有。经过多次战争,腓特烈征服了整个西里西亚地区。有好几次,他都险些被奥军击败,但最终还是成功击退奥军的所有反击,保住了自己在这片新征服领土上的地位。
整个欧洲都对这个新崛起的国家刮目相看。18世纪时,日耳曼还是个在宗教战争中几乎被毁灭、被所有人轻视的弱小民族。而如今,腓特烈像彼得大帝一样,让所有曾近轻蔑自己族人的人都感到了畏惧。普鲁士的内部事务都被处理得有条不紊,所有人都没有抱怨的理由。国库也日渐充实,不再受赤字的困扰。酷刑被废除,司法体系也得到完善。城市建起了平坦的道路、优质的学校,再加上严谨的管理,这一切都让人们感觉到,无论国家需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是值得的。
几个世纪以来,德国都是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和波兰等国交战的战场。在普鲁士的带领下,德国终于重拾信心。这一切都是那个身形瘦小、长着鹰钩鼻、整天穿着旧制服的小老头的功劳。他讲了很多关于他的邻居的好笑但并不礼貌的故事。在18世纪的外交活动中,只要能从谎言中获利,他就会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完全不顾事实。
尽管他创作了《反马基雅维利》这本书,事实上他并不像书中所写的那样。1786年,腓特烈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朋友们都离他而去,他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仆人和他养的几条狗。他对于狗的喜爱远胜于人类,因为他说过,狗对人类永远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朋友也永远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