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吗?魏延脑后无反骨
现代人肯定不会相信魏延脑后真的有“反骨”。那么,魏延之反既然不是骨头在作祟,又有什么原因呢?很显然与他的上司诸葛亮有关。诸葛亮一生误了3个人:马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而死;姜维呢,姜维是正人君子,可惜不是中兴之才;而魏延呢,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本文作者这样的观察视角可谓独特,与传统史家、小说家的论断并不雷同,其迥异于常人的历史人物的评判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评鉴。
“反”的真相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信阳市三里店),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
每当提到魏延,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两件事:一是他刚从长沙归降时,诸葛亮号令将他推出斩首,理由是他脑后有反骨;另外一个则是诸葛亮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他便发动叛乱,结果被马岱诛杀,印证了“反骨”的说法。
而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魏延“叛乱”基本是一桩冤假错案。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206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魏延所谓的“反叛”,其实是诸多原因造成的过激反应。
还是先来看看史实。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军中自感将不久于世,便背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 “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如此违反组织原则安排后事已经相当不合适,而来执行这个错误决定的偏偏又是个错误的人。
杨仪与魏延,形同天敌,“有如水火”。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这样一个政敌突然之间出来主持大计,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服调度,可谓本能反应。听到费祎转达的文件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来:“承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谓大义凛然,尤其是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十分难得。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约也不愿因为自己身死而放弃北伐大业,魏延最起码精神可嘉;后半部分的确经不起推敲,但假如大家都知道杨仪是个什么人,大约也就能够理解。
当马岱送回魏延的首级,向杨仪交令时,后者起身用脚踏之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方才消了心头恶气。等一切安定,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当了一个劳什子“中军师”的官,“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心里十分恼火,竟这样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深悔当初没有带枪投靠魏国。如果说魏延不听指挥也有伸手要权要官之嫌,那么杨仪则完全是一副赤裸裸的野心家嘴脸。碰到这样一个人指手画脚,别说魏延,就是脾气再好一些的恐怕也未必能听得进去。
还说费祎到魏延那里传达文件。如果按照籍贯划分,费祎与魏延还是老乡。费祎是鄳县(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当然,那时费祎不会跟魏延论老乡关系。因为魏延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要求费祎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祎肯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回去劝劝杨仪。他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同意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