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学校一半是工地
一半是学校一半是工地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能力编者按: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好学校?办什么样的教育,才算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富平县富平中学经过7年的积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校文化、办学底蕴和办学特色。为回应社会关切、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育人成果、强化发展理念,本报即日起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全方位解析富平中学的办学特色、育人理念,敬请关注。桃李芬芳果满枝,又是一年揭榜时。6月24日12时,万众瞩目的2022年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公布,富平中学勇创佳绩,再攀新高:一本上线381人,较去年增加21人;二本上线931人,较去年增加63人,体育艺术类双过线人数达到62人,为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也许,在别人眼里对这组单纯的数字不甚敏感,但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的“富中人”来说,这是他们坚守教育初心、永葆育人情怀的结果,这是他们实现“办富平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之奋斗的见证。“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用作家冰心的这句名言来表述今年刚满7岁的富平中学,最为恰当不过。如此一所年轻有为的学校,没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如何开创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培育”之路,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进步,从而成为大家口口相传“有温度、有温情、有大爱”的好学校呢?带着诸多疑问,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了位于富平县温泉河畔的富平中学,解析她不寻常路的背后故事。一半是学校一半是工地一位商业大咖曾说:创业之初,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决定今后你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作为“学校元老”的富平中学办公室主任吕江锋,对此句话感触颇深,想起学校7年前招收第一批学生的事,他用“一半是学校、一半是工地”的幽默语言,还原了当时学校的真实情景。为了这个重点民生建设项目早日惠及富平人民和万千学子,2015年6月,富平县决定新建的富平中学当年秋季开始招生。当月,把已经调往渭南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的刘海涛“请”了回来,出任富平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