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说说太原老字号益源庆醋的发展史,益源庆与宁化府的联系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说说太原老字号益源庆醋的发展史,益源庆与宁化府的联系 序 人们一说到醋便想到了山西省,想到了山西人。山西人还有个别名—老西儿。 外地人戏谑山西人,老西儿爱吃醋。 这话倒

说说太原老字号益源庆醋的发展史,益源庆与宁化府的联系

人们一说到醋便想到了山西省,想到了山西人。山西人还有个别名—老西儿。外地人戏谑山西人,老西儿爱吃醋。这话倒也不假,山西人爱吃面食,吃面必要放醋的,醋不仅是山西人生活中的必需食品,而且与山西几千年来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山西人相伴而生,与山西人的生活,与山西人的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提到醋,人们首先便想到宁化府老字号--益源庆

在山西醋里,益源庆的名片最响亮。

‘吃醋’二字除了生活用词外,在情感世界里还有另外一种含意。相传,唐太宗要为一位名叫房玄龄的大臣纳妾,大臣之妻横加干涉。太宗无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妾中选择其一。大臣之妻也确有几分刚烈,拿起毒酒一饮而尽,当她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醋,从此留下了“吃醋”的佳话。某人在情场上失意,用‘吃醋’来喻之。

本文中的醋是生活用词,与情感无关。

宁化府是明朝朱元璋之孙--朱济焕的府衙。在明朝,太原属于北方重镇,明王朝为加强对山西的全局控制,朱元璋亲封自己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按照明朝宗法沿袭制度,晋王朱棡的儿孙后代可以承袭祖上的王爵,因此太原城内出现了众多以王府命名的地名,比如晋王府、宁化府等。其中最有名气的衙府当属宁化府,这当然是与益源庆醋有关。

朱棡喜欢吃面,吃面时必定要放醋,醋是他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朱济焕是朱棡的五子,脑子比较活泛,为了孝敬自己的父亲,专门在他的府上建了一座醋坊,醋的商标就是益源庆,名字很吉祥。

宁化府是朱济焕的府衙,益源庆是朱济焕的宁化府醋坊的商标。

这座醋坊制作出来的醋醇正绵酸,色泽鲜亮、甜绵香酸,明朝虽然已经灭亡640多年,“益源庆”的制醋作坊却一直保存到今天,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响彻中国的名牌醋。

益源庆醋深受太原人的喜爱,昔日市民每日清晨排大队买醋的盛况,逢年过节 纷繁喧嚣的场景,曾是太原市的一大景观。

01

“益源庆”始创于1377年,在柳巷的桥头街北边的一个很狭窄的小胡同里,一开始就是一家小店铺,店主领着几个小伙计,帮人磨面、酿酒、制醋为生。

益源庆最早的创始人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他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生产工艺,配方,他对每一道工序要求做得很到位,第一批试制品醋送到朱济焕手里,他品尝后赞不绝口,马上送给他的父亲朱棡品尝,朱棡把益源庆的醋倒在面里,面的醇香味立刻升了一个档次,品尝后大喜,他虽然吃过很多醋,从来没有吃过味道精美的醋。宁化王朱济焕便将益源庆醋送到宫中献给他的爷爷朱元璋,从此,益源庆成为宫廷御醋,世代相酌。

1410年随着益源庆的名声越来越响,朱济焕是个有头脑的人,看好益源庆日后的发展,收归宁化王府所管,并对益源庆投资扩建,益源庆成为专门为宫廷、酿酒、制醋的作坊,并日益发展壮大。1817年益源庆已具有了日产醋300余斤规模,为山西最大的制醋作坊。

也可以这样说,朱济焕是益源庆最早的创始人,对益源庆的发展壮大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益源庆醋是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后期采用熏醅增色增香,生产出的醋香、酸、甜、绵,色泽棕红、滋味醇厚。这些特色与益源庆数百年形成的独特工艺是分不开的。单从配料而言,益源集团的主料优质高粱、辅料谷壳等,都必须经过严格挑选。虽然从酿造理论上讲,这些原料都可以有替代品,但几百年的实践表明,传统原料配方的任何一点改变,都会使醋的风味发生变化。

因此,益源庆在发展过程中,坚守传统技艺精华,蒸、酵、熏、淋、酿、勾兑,每一环节都做到细精。醋的味道:绵、酸、香、甜、是调味最佳佐餐;蒸、酵、熏、淋、夏晒、冬捞、整个过程渗透着制醋人的艰辛。正是几十代酿醋人的心血,才凝聚成了益源庆这个“中华老字号”,才凝聚成益源庆醋承启传统精艺的制作精神,坚持纯粮酿造的健康理念,和货真价实、诚实守信的经营文化

传说有个姓赵的山西人在北京打工,有了一些积蓄后,就在北京郊区开了家刀削面馆,类似的面食馆在这一带还有好几家。刚开始这家刀削面食馆的生意,并不怎么样,很清淡。

后来姓赵的一个老乡拉着一车宁化府的益源庆醋来到京城,他想在京城打开益源庆醋的销路,老乡给他的饭店留了一箱,这个姓赵的山西人乡想,这么多醋怎么处理呢?后来他干脆在每个饭桌上配了一瓶醋。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他的生意出奇地好起来。他想,我这个小饭馆,什么都没变,人还是原来的人,做饭的原料也是原来的,做饭的过程和原来也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是,只是在每张饭桌上配了一瓶的益源庆醋,是不是这瓶益源庆醋使他的生意变好了呢?他不敢确定。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对,他又把桌上的宁醋拿掉了,他的生意又冷落下来。后来他又在每张饭桌上放了一瓶益源庆的醋,生意又开始好起来了,几年下来,在益源庆醋帮助下,他的饭店生意越来越好。

03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家虽然住在郊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餐桌上每天都有宁化府的益源庆醋,这全是沾公婆的光。婆婆家离柳巷不远,平时的日子里宁化府醋坊的人相对要少一些。老伴总是每个周日去看望婆婆的时候,把买醋的钱与器具留给婆婆,到下个周日去看婆婆的时候,把买好的醋带回,把空器具留下,再给婆婆留些钱。公婆每天的任务就是到桥头街买宁化府的益源庆醋。她年龄大了,多了也拿不了。每次只买1斤最多2斤。当然这么多醋,我们也吃不了,分些给我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益源庆成了联系亲情之间的道具。

但是益源庆醋的发展也是跌宕起伏的。

到了民国,“益源庆”已成为达官显贵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深受上流社会名人青睐。太原市的阎锡山属下的八大金刚,及山西晋剧名流丁果仙、丁巧云府上常年食用“益源庆”的醋,由店伙计定期挑篓送到府上。 益源集团的生意一直保持着兴旺发达,

到了民国九年朱济焕家的第五代传人,公元1920,朱老太爷死后,留下朱老太太及其三子一女,即朱骏图、朱二、朱三、朱凤英管理“益源庆”。但是朱家的第五代传人的后代,老大、老二吸烟、喝酒、成瘾,好色、终日挥霍,朱家买卖败落,于是1943年,“益源庆”在濒临倒闭。

益源庆”的解放前最 后一任掌柜张映瑀,寻得榆次丁永义、刘世忠、王支荣三人合资将“益源庆”买下,在原址重操旧业从此,“益源庆”在以朱家为股东的年代,在经历了由弱——强——弱的历史过程后,结束了由朱家所有的历史使命。

由掌柜张映瑀、安守芳、石化明共同经营的“益源庆”再度复苏,日产双醋300余斤。实行了自产自销,保质保量,保退换、保顾客吃完不坏。由于他们重质量、保信誉,颇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行销京、津、沪、西安等地,小店知名度声名远播。产品也由此被消费者称为宁化府醋。

我们家一直吃益源庆的醋,对益源庆醋情有情钟,即便退休后到北京给女儿看孩子,每年回太原买,最重要的事就是到柳巷买宁化府的益源庆醋,用的是方形白塑料器洺,有盖,有把手,可以提,一瓶可以装好几斤,离开太原时,老伴手里提着两个塑料桶,我提着一个,到北京至少能供全家吃半年。

04

改革开放给古老的“益源庆”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1985年11月,“益源庆”开始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在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在原址进行了厂房的拆迁扩建。历经十年的扩建,将原700平方米的生产、销售小院,变成了一幢集生产、办公,销售为一体的四层大楼,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1989年新厂建成后,日产量由原来的一吨增加到3吨,年产名醋400多吨,还增加了部分老陈醋、陈醋、礼品醋、多味醋等品种。基本上缓解了每日很早排队购醋的现状。

益源庆醋厂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益源庆醋厂正继承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站在祖先厚重的文化积淀上,将以新的风貌展示于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