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导演陈晓卿离职了,《舌尖上的中国3》也没有了味道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导演陈晓卿离职了,《舌尖上的中国3》也没有了味道 吃货们盼了四年的《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了,就在大家搬好小板凳准备留哈喇子的时候,却发现这画风有点不对劲,群众的眼

导演陈晓卿离职了,《舌尖上的中国3》也没有了味道

吃货们盼了四年的《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了,就在大家搬好小板凳准备留哈喇子的时候,却发现这画风有点不对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豆瓣评分也比第一季低了很多。

那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其实是那个站在背后的人离开了,他是导演陈晓卿。

求学经历

陈晓卿很有才,这点从小就能看出来,因为大家都夸他是“上学之前就可以直接进三年级的那种”,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没有考上高中,品尝到失败的他才开始好好学习,后来不但上了高中,还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

四年大学念完,陈晓卿被推荐直接念研究生,投奔朱羽君老师门下,专业是摄影美学,念完研究生就顺风顺水地进了中央电视台,从此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

创作经历

作为一名好导演,当然要有好的作品,陈晓卿在学生时期就拍出来令人称赞的作品,还在实习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拍的素材编成了15分钟的短片,叫《战士从这里起步》,播音员铁成和《西游记》的音乐编辑王文华看了片子都很喜欢,就做了解说和配乐。

1991年南方发大水,陈晓卿奉命拍摄一个与洪水抗战的片子,片子取名《孤岛纪事》,台领导很快审看了片子,评价不错,在台里播出后引起一定反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示要把《孤岛纪事》送法国戛纳电视节参评。

1993年反映保姆生活的《远在北京的家》送去参加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纪录片大奖市场也很好,卖出去几万美元。获奖后的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

1993年底,他接手了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片子《龙脊》,前期拍了数月,编了数月,播出后比《远在北京的家》影响还大,许多人都是哭着看完的,1995年该片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舌尖上的中国

1965年出生的陈晓卿把自己定位在“饥饿的一代”,成长的时候食物不够丰富,加上老家地处皖北,那里的菜谈不上什么特色,所以打小就没留下特别固定的故乡口味的烙印。

上世纪90年代初,陈晓卿经常去同学同事家蹭饭。“有一个杭州的同事,那是个特别寒冷的冬夜,他邀请我上他们家吃饭,他妈妈做的酱鸡真是特别好吃,我一个人就吃了一只。”后来陈晓卿去杭州找了很多地方,但是再也没有那个味道了。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问同事:“阿姨最近有没有做酱鸡啊?”人家回答:“到家里太复杂了,还要洗碗什么的。你说,你挑地方,我们去哪儿吃好?”这让陈晓卿很是失落:“这两年‘吃货’多了,可选择的餐厅余地也大了,也吃得起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永远都找不到了。”

2002年做了一档叫《味道中国》的节目之后,陈晓卿开始对美食正式着迷,有时候吃了不行还把它写下来。“2004、2005年我就开始写美食博客‘人老猪黄’了。我干什么事情都没长性,小时候记日记从未超过俩月,没想到博客一写就是快10年,写东西其实是件又安静又过瘾的事,跟拍片子一样”。

很多人都在博客里写吃,但陈晓卿不一样,同样写吃,他写的是氛围,写的是美食记忆,味蕾记忆。

陈晓卿向台里申请选题的时候,临时选了个名字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后来舌尖上的中国一度叫过“舌尖上的旅行”,最后剧组讨论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

从拍《舌尖1》开始,陈晓卿就没打算在“八大菜系”里纠缠,他的目的很明确,“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陈晓卿说,从单纯追求收视率的角度,那就是展现吃,“如果没有美食之外的那些承载,我可以信心满满地说,这个片子特别好看特别好吃特别刺激,但这点《舌尖1》已经做到了,《舌尖2》总得往前再走一步。”

用味道编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看到中国的急速变化,中国农业社会结束之前的最后的容颜,正是陈晓卿拍《舌尖2》的良苦用心。尽管早在开机前他就已经放话说《舌尖2》会让更多的西方观众知道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不全是田园牧歌式的东西,可看到片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高考、春运、陪读、富士康时,观众的心还是沉重起来。

陈晓卿从央视离职了,带走了主创团队和大部分工作人员,拍《舌尖2》的时候,陈晓卿把《舌尖3》的分集都交上去了,这个自称“资深吃货”的纪录片人,一肚子都是美食故事。《舌尖上的中国3》也沦为了春晚之后,元宵之前的一个过渡节目。

我们看的一直是美食吗?那就想想妈妈给你做的饭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