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辛:投入4000万-7000万的片子 基本都是死
习辛:投入4000万-7000万的片子 基本都是死
文/杜敏
3月28日,2016年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简称“春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同时在地标联盟2015国剧收视贡献榜发布会上,著名导演习辛作品《七妹》获得“国剧收视贡献奖”。时隔七年,依然是热播剧,习辛导演表示:“把故事讲好,用良心做戏,无论多长时间观众都忘不了你。”“一剧两星”以来,各电视台的日子不好过。有钱的一线卫视买大剧,没钱的二线及以下卫视搞10点档、1.5轮剧、二轮剧,甚至自制剧。可以说,省钱各有一招。而近日在河南卫视第二轮火热播出的《继父回家》,则是习辛导演创造低成本、高收视的又一经典代表。也就在刚过去的跨年月,72集电视连续剧《芈月传》以平均3.4%的收视横霸榜首。与此同时段播出的《继父回家》却稳居第二。据介绍,《继父回家》投入2000多万,收入翻了好几番,而该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低成本、无大咖的戏,也创造了平均收视1.4%的好成绩。这对于一剧两星之后,在收视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的非一线电视台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习辛导演新戏《我的仨妈俩爸》于4月5日在云南开机,又一部实践探索之作。对于此,《影视圈》先后多次采访导演习辛,揭开他个人的创作感悟。
市场还是很纯洁的
《继父回家》由范明、闫学晶主演,讲述了一个因失误伤人而入狱的中年男人李宽,牢狱17年归家,面临寻找家庭、找回自我价值的故事。在电视剧新类型层出不穷的当下,这种刑犯回家重新生活的题材绝对是一个“传统”。而如何有新意地让一个出狱犯人理清生活再度出发,是导演需要刻画的重头。
影视圈:《继父回家》最开始想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剧?
习辛:咱们这个剧的制作,所有的东西能做的比现在要好得更多。如果有钱就无所谓了,但没有钱,我们也做到了没钱也能做到的事。我们当时就决定要做一个重量级的、时尚的、偶像版的中年戏,包括服化道,摄影、美术、影调等等一切。另外,我的剧情还是一个接地气的剧情。
影视圈:形象上的提升?
习辛:对。《继父回家》的研讨会上一个陈教授就说,他这么多年一直关注闫学晶,她从二人转开始一直到现在演都市情感剧,没想到《继父回家》她能把角色塑造得那么好,包括形象上完全的突破。当然我也是想把剧中的人物包括两位男主角,拍得唯美一些。如果你再拍得土不啦叽的就不行。你看这次闫学晶可以说成功挑战了城市白领形象。
影视圈:所以演员还是要靠戏来捧。角色塑造出来了,自己也出来了。
导演:演员是一定要靠戏的,再好的演员如果戏很差,那观众就一脚踢,没人看。无数的事实证明,有大腕演员,如果你的故事都不到位,那就没收视,收视是零。无数事实又证明,没有大腕,但你的故事诠释得好,接地气,老百姓和观众亲和力都极强,这种戏收视率照样很强。所以说,一部戏有大腕,会更好,因为你有大腕以后由于他有名,戏的收视、人气、广告等等各个方面都会比你想象的旺得多。但最后pk的仍是作品,pk的是你塑造的角色。
影视圈:拍摄成本的控制,是不是也在某些方面有些个人经验?
导演:因为这个团队的班子是我们自己的班子,没有磨合期,我们说什么,需要什么团队都非常清晰,直接去做。《继父回家》我们一天要拍12页纸,因为如果不拍12页纸,演员的期(合约)就到了。12页纸是什么概念?就等于说,我们还不熬大夜,早上一般7点出工,晚上一般在10点,11点这个位,人家演员时间都到了,这都12、 13个小时了,我们就得收工。那么像这种小成本能做出这种品质的保障,完全是靠全剧组人的齐心协力的投入,包括演员在内。没有这个精神是不行的。当然,你的美学,基本的料还是要有的。这个基础没有,你再突击,再玩命也不行。
影视圈:这个戏投入花了多少?
导演:二千多万。可以说我们把这所有的费用都用在刀上,用在了镜头前面。其他的,我们那个职员都很低啊,我们的班子都是苦出来的,多数的钱真的都是用在了刀刃上。但实际制作的钱并不低。
影视圈:镜头前的什么不会省?
导演:太多了。比如你看闫学晶演的丁洁她穿的那个衣服,一件貂皮大衣,那个我们绝对买不起,我们服装师租的,服装师就催我说,导演你赶紧拍,你不拍我明天早上必须8点钟还给人家,不还给人家,订金就绝对不退了。那我们就晚上必须把它拍掉。这种经验也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你本来服装要花60万,你现在只花20万,剩下那个没有花的钱是用别的方法把它搞来的,但我们品质并没有打折扣,而且不是说没有这个衣服,就随便找一件胡乱对付。
影视圈:就确保了本质的东西?
导演:对,保了本,保了它的质量。可能这样每个人得到的会少一些,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团队,长期跟你作战的,就我经常说,肥瘦兼搭嘛,肥的戏好一点,瘦的戏差一点。你是为什么?就是这个戏我们想要打造成市场上今天所认可的效果,你就必须得去拼。
影视圈:和范明拍这部戏感觉如何?导演:
这部戏和闫学晶讨论时没说太多,反而和范明说得很多。因为我们要帮范明去完成李宽这个人物。范明实际上也是我们最纠结的一个人物。你看范明是演小品,演喜剧的人,让他来演这么一个老实又刚出狱的人。我们说喜剧是在面儿上,只有你在走了心了之后,深刻了就能沉下来。这对他实际上一开始就是一个挺大的挑战,我和范明关系挺好的,在塑造角色上,我们在一起磨合了很长时间,我认为范明在这个角色上有自己的优点和气质,他是很接地气的普通人。因为他形象很好,又是那种有点痞气的。然后他从监狱里出来带着监狱的那种特征,他要又是一个好人,是这么一种气质。
影视圈:剧本里这个人物有一些调整?
导演:原剧本里他是一出狱就跟兄弟们喝大酒,但是最后我们有些调整。就是感觉不对。我经常在想,我如果从监狱出来,17年了我最想见的是谁?绝不是媳妇,一定是我的父母。这个逻辑才是对的,人物就到位了。包括我跟范明说,可能你要把你身上所有喜感的东西都扔掉。
影视圈:都扔掉?
导演:必须扔,如果你在这放着让观众哈哈大笑,这戏就翻船了。你一定要走心。你所有的行为不是立马蹦出来,是经过你的思考蹦出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再一个呢,他的肢体。你的肢体怎么走,形象怎么塑造,后来范明也是获得了一片掌声的人,就是他把这个人物塑造得太好了,他很真实,是个真实的男人。
影视圈:他是有一点个性的男人。导演:
对,他有一场戏是耍猴,原剧本没有这场戏,就是我把剧本改完也没有这场戏。当时也是灵机一动,在那个时刻,让他发挥一下个人喜剧的专长。就是剧中奶奶说,我要去公园。他说,你不是要到丁洁那里去吗?我不想去丁洁那儿,我想去公园看猴。哎呦,把好多的人都打动了那场戏,确实演得也挺好,大家看了都受不了。一个老小孩,给母亲耍猴,逗她开心。
影视圈:拍完这个戏,都收到过观众怎样的反馈呢?
导演:太多了,我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短视频,我那个视频还在。就是很多超市里收银老板,餐厅的服务员,平板电脑上都在那看《继父回家》。说明这个戏还是挺好看的。而且它特别奇怪的是,它特别接地气,不仅是底层的老百姓爱看,很多白领,甚至更高层次的人都看,你看它在网络上排名第七。
影视圈:剧情上面有一些反馈吗?
导演:这种反馈也很大。各个层面的人,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我家自己的小孩,我别的戏她不看,这个戏唯独爱看。说明他们也参与到了我们的创作,他也进来了,你说喜剧,最重要的,为什么说是关注人物的命运。从观众层面讲,主人公的命运,你对我来说,好和不好,你疼和不疼,痒和不痒,没关系。但这个戏大家都在关注主角丁洁,到底是跟司徒,还是跟李宽。而且我把这两个男人都写得很好,我没有把男人写得很差。
影视圈:没有反派角色?
导演:对,就没有走那个“反一”。就是我说好人和坏人的界定,我这个戏里全部都是好人。其实从这个戏也说明,市场还是很纯洁的,你给他的阳光,给他点美好大家都会追着走。
影视圈:如果说之前你塑造的《二叔》还有些灰色的话,《继父回家》好像显得更阳光一些,这是经验性的选择创作,还是个人阅历的原因在创作上的新维度?
导演:嗯,经验嘛,应该是这样的,每一次的实践也是每一次的飞跃。《继父回家》这个戏我们真的是想告诉观众,生活特别美好,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去对待生活,你一定会得到美好,你一颗阴暗的心,你一个犯罪的心理,那你永远不行,所以说,我们不想教化人民,我们只是想如是说,告诉观众,生活真的特别美好,你别钻在一个胡同里,一条胡同走到黑。
影视圈:一个导演的作品也是他自己?
导演:这个是导演的喜好了,就是你所产生的作品,一定是你的喜好,尤其是你到了这个阶段。如果你为了生计,你可能会委屈自己去接一些你不愿接的戏。那到了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已经可以选择剧本的时候,我们这帮人是一定是跟他的思想,跟他的情感是共和的,就是他所需要的,我特想把这个事儿说明白。所以说我们电视剧对这个反应的还不是很强烈,但电影就更是导演的了,你导演怎么想的,那电影一定是怎么出来的,对不对。
影视圈:打算在低成本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吗?
导演:电视剧现在慢慢也是你的气质也就代表了电视剧的气质,你看郑小龙导演拍的《芈月传》那就代表了他个人气质,那种唯美到头、极致到头、大腕到头,无不是一种太好的打法。但我们追求的这个段位,也是我历年追求的,我经常说,船小好调头。不是我们做不了大戏,但这是我的追求,这是我的梦想。今年也许是明年,我们准备要做一部大戏,一部上亿的戏,看看我们低成本的导演能不能做成高成本的戏。
四千万到七千万之间的片子,基本上就是死
自2015年1月1日,国内电视剧播出开始实行“一剧两星”起,实行了10年的“4+X”政策退出电视剧舞台。包括山东电视台在内的诸多电视台购剧经济压力备增,一线演员的戏买不起,三线演员的戏怕没人看,最终电视台自制剧成为不少同行寻求出路的突破点。
影视圈:一剧两星推出后对你们电视剧的制作有什么影响?
导演:一剧两星推出后,影视公司、电视台等机构都很紧张,从前动辄1-2亿的投资,一集200-300万的投入十分正常,如今突然变成80-150万一集的投入,预算紧缩质量受限是一定的。但这恰恰可以逼出新尝试。越是危难当头、不景气,说明我们机会来了。
影视圈:《继父回家》你们探索出来一条自我的经验?
习辛:在这种政策下,对于电视台来说,成本高了买不起,你让他买个一百多万的戏就已很高了,有些剧放在一线台,两百万都能买,但别人用两百万一集打了一个3点的收视,我们用七十万就打一个2点的收视,谁好? 以《继父回家》的题材与制作,单卖给三线电视台,保本没问题,卖给全国的二线台,营收还可以赚一笔,同时还可以发地面网络。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低成本电视剧来说,一线台能跨,甚至一线台被无咖戏打败,于电视台购片者来说,我一线台为什么要买一个亿的戏?买个两千万的戏也许能达到一个亿的效果。一定会有反思的。
影视圈:《继父回家》收成也不错?
习辛:哎呦太好了,收入基本番了几倍。
影视圈:制作上有什么经验?
习辛:现在我认为做剧一定要两头。要么最大,三个亿,要么最小,小到你能把这个戏完成。中间是完全赚不到钱的。五千万的戏基本上都死得干干净净,为什么?他上不接,下不接,上上不到一线,下下不到二线,三线不能卖,他肯定是死了,现在积压九百部戏,那个库存量多大呀。所以说,我们这个戏,卖给二线,赚得钵盆满满,卖给三线台我能保本,我还能发展点陆地。一线台我们也能跨,有时候一线台被我们打败以后,他也在经常在思索,我一线为什么要买一个亿的呢?我就买个两千万的戏,也许能达到一个亿的效果呢?他们也会思索的。
影视圈
:所以说对于这个中间段五千万成本的这种,你是很反对的?
习辛:活不了。
记者:很浮夸?
习辛:特别浮夸,因为本身它就虚,制作、投资,现在我认为三千万往下走的片子好办,八千万往上走的片子好办,唯独这个中间的,四千万到七千万之间的片子,基本上就是死的。现在很多一搞那个演员就演过俩戏,片酬要价一千五百万,我就经常会纳闷,他们凭什么要一千五百万?有人给,那我就定出一个标准。
影视圈:什么标准?
习辛:在我的片子里,一千万的人,电视台不签合同,我不会用。电视台现在经常两千万的演员都不签合同啊,说这个腕小了点,要不拍出来再说?那拍出来就都是靠我讲故事了,所以在我这儿如果你签不了那我不用了,我自己就用几十万的人打个包,来演,对不对?他全部是要用导演来买这个单,那与其让导演买单,那ok我拍给你看,什么人都不用,你看我《三妹》这次,你看一眼,都是最合适的演员,但是全国都在抢这个片子,为什么呢?
影视圈:所以现在一线的卫视看到这种市场的现象也会反思。
导演:他交不了差呀,这次《继父回家》除了上海北京以外,把湖南、浙江几个其他的电视台打得乱七八糟的,他们都是七八千万的片子,被这么个小片子打得。
导演的精神世界
长年带兵作战,在节约成本上,导演习辛自有一套。习辛形容自己在片场是一个绝对强势的人。制片与导演身兼一职,少去了开支与放胆创作的较量,他当导演,也任编剧,还懂发行,认识他的制作公司老板、电视台领导,十分了解他,这些多年的积累确保了低成本情况下能够实现高质量。与其合作的制片公司与电视台都十分清楚,无需太多约束,“把这头鹰放出去,到了时间,迟早会回来的。”
影视圈:能介绍一下你个人的经历吗?
习辛:我75年在武汉六中高中毕业,同年10月份就下放到湖北随州,做知青。下放两年,78年3月份入伍,从农村参军,到了河南洛阳西安县127师当兵。79年参加了越南自卫还击作战。大小功荣立过七次,战功一次,当过陆军、二炮、总后部队的几任文工团团长。
影视圈:是真上过战场的?
习辛:哎哟,在部队127师打越南凉山,从头打到尾。3月5号向世界宣布我们撤军的时候,一直打到11号我们才回来。
影视圈:部队的经历对你后来的电视剧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习辛:其实当导演是领导各个部门的一个指挥者。当团长的经历使我有高度的组织能力。我现在的团队特别好,之前我都是兼任制片人和导演,在制片人这块别人太放心了。因为当团长你做管理,你的队伍管理得很好,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另外就是有做导演强大的眼界,你艺术眼界的高低直接影响你的作品,因为你在掌控全局,别人不知道,只有你一个人最清楚,你想要什么。因为部队的这段历史,再有了作家和本身文工团长时间的演出,再加上学习,就使你对戏文、对剧本还是比较有研究的。两块同时都很强。
影视圈:你也都是自己写剧本、编剧本?同时写和导的导演其实并不多。
习辛:也有很纯粹的导演是什么都不管,但是他再不管,主创他得管。他得跟主创、美术、化妆、道具、制景、录音、灯光、摄影他必须得说话。他不团结别人,人家跟你搞二心,你能做好吗?做不好!所以说,我就说呢,我们现在做这个真的是得利于部队的磨练。
影视圈:如何评价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习辛:现在在部队出来的,能做到我们这个段位的已经很少了,就是我们这个段位,不是政府认可你,也不是谁认可你,而是市场认可你。我这条道,部队有,但是不多,而我们是走在前面的。我经常想,我应该是一个地道从部队走出来的制作者、创作者,导演者。好像对我来说跟对了。因为部队那块历史也很光荣,有了那段历史做到现在市场上也很精彩,不是说你做得不好你瞎吹。你得有作品说话,你看我那一系列走过来的作品都还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得到了市场的检验,我觉得还是有帮助的。
影视圈:部队出来之后呢?
习辛:从部队回来以后,武汉军区为了保留我们这批战士,就搞了一个文艺骨干培训班,前几天还在说这个班四十多个人里有不少名人,现在在全国都有些成就了。最后到了军艺作家班,93年去的,95年毕业。去了以后思想轰炸式地一打开,在基层干了20年感觉回去再当个文艺团团长或者政治部副主任没什么意思,就再也不想回武汉了。然后一心想出来,就通过北京借调到昆仑编辑部,在这就开始帮着搞剧本。因为影视对我们最近嘛。慢慢就选择了走上影视这条路。
影视圈:90年代当时市场是怎样的?
习辛:95年市场特别少。我从96,97以后就开始做电视剧了。一开始帮着别人写剧本,改剧本。后来自己主刀,自己开始做。影视市场起起伏伏的这种我们都经历过。我认为一天比一天好。原来做得更难,懵里懵懂进来什么都不知道。经过自己的这种努力、琢磨,先从制作人做,然后又做了发行人。发现制作人,发行人命都在导演这拽着,因为我在舞台上也经常做导演,拍戏什么的。后来在拍《孩子你在哪里》和《拯救非常地带》,我就直接自己做导演。导演的课也补了很多,中国电视剧制片人研究生班在广院里我们都读过,就一步一步,摸到现在。大概简历是这样。
影视圈:听说第一部戏赔得很惨?
习辛:我第一部戏是《大鳄浮头》。是带着满腔热血来拍的,做的制片人,没有做导演。96年《大鳄浮头》做完后,我当时找了480万的钱,你猜我请的谁?倪大红。实际那个戏拍得很好,但对市场没有把握。480万赔了200多万,赔得很惨。在那个时代,480万值现在的2000万吧。
影视圈:所以光作品好也不行?
习辛:这个市场啊,真的是,你作品好,市场不喜欢,说明还是作品不行。我写的那个《大鳄浮头》啊,是讲股票的。那年股票特别火,我认为这个题材市场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的发行和电视台是断层的。把命甩给了别人,让别人帮我们做,赔了两百多万。那部戏之后就深深地发现,如果没有电视台,你对市场的判断没有肯定就是死。那我就在第二部戏之前,把电视台的人际关系,一个是市场,认真地捋了一遍,我就拍了《大漠豪情》。那部戏赚回了很多钱,何家劲主演的,那年何家劲就特别火。
影视圈:打了一个翻身仗?
习辛:对,这就奠定了我们强大的信心。从《大漠豪情》以后呢,就开始慢慢的发现市场,通过《大漠豪情》的播出,结识了一批电视台的领导和主任,他们对你方向的指导和把握,都给予你经验,这个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这样我们就以很快的速度,校正了我们的方向。紧接着我发《蓝色妖姬》、《快嘴李翠莲》,都是当时最火、最轰动的戏,因为跟他们关系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影视圈:后来为什么又自己当导演?
习辛:后来我也拍了一系列的类似这样的戏。最后慢慢拍到现在这个段位以后,就发现自己还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还是更多地想把自己所经历到的、感悟到的,一些真实的接地气的老百姓的恩恩怨怨表现出来,以及展示给大家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影视圈:这条路走得如何?
习辛:市场在校正我们,我们在瞄准市场,慢慢就走出了一条正途。这几年我就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个路是走对了。一个是很多人在请你拍这样的戏。我们自己也有感受,我们写这些戏写得也比较有感受,抓得也比较准,电视台也需要。所以说一直坚守这我们的方向,我觉得这样做下去,只要人间有真情、大爱,这个东西永远少不了。恶搞的戏我们拍的特别少,前些年的时候我们会拍一些挺雷人的戏,我们特别会拍雷人的戏。
影视圈:做导演比做发行人有什么不同呢?
习辛:发行是拿人家的作品去吆喝,你要有你的艺术眼光,要有人脉关系,你要让人踏实,你要厚道,你要具备发行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而导演不一样,导演要拿出自己的作品,去等待别人的评判。导演最重要的是拿作品说话,既要有思想,还要有艺术,还要有标准,还要有担当,要有社会责任感,你和观众同脉搏,你在这跳动,你的作品肯定就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