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孩子的年龄分布,排名第一的竟然是……
自杀孩子的年龄分布,排名第一的竟然是……
近年来,发生了很多孩子自杀事件,为什么越来越多孩子自杀?自杀孩子的年龄集中在哪个阶段?自杀孩子的家庭背景又集中在哪几类?答案值得我们父母深思。
——青榄君说
作者丨所长任有病
来源丨抑郁研究所(ID:yiyuyanjiusuo)
1.
每眨眼几次
就有1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占(72.7%),男孩占(23.7%)。研究分析,这可能与青春期女性思维较具体、感情较细腻、情感较脆弱和依赖性强等心理特征有关。
▲数据来源:北医儿童发展中心
江西11岁男生6楼跳下身亡,原因是寒假作业没有写完。遗言写道,“好好对待剩下的孩子们。”
西安12岁女孩因被疑偷窃跳楼自杀,警方发现女孩的本子上写着一句话:“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西安9岁女孩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从15楼跳下身亡。留下遗书,“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郑州12岁女孩从32楼跳下,听到消息的家人哭着跑到现场,女孩父亲嘴里还不停的说:“我就是说了你几句,吵了你几句,你怎么就这样做啊。”
父母在女孩书包里发现遗书,“我恨你们”, “我要自杀,天天作业作业的,我死了,把我的作业都撕了吧。”
江苏9岁男孩因打碎学校玻璃怕受到家长责骂,在17楼跳下。
字还没能写全的年纪,就选择结束了生命,是怎样的教育让一个孩子认为生命的价值竟轻于一块玻璃?
透过这些孩子的遗书,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压力,更看到了横亘在他们和家长之间的沟壑。
青少年选择自杀的方式大多是跳楼。
有研究表明,每一种自杀方式都是有心理意义的。
跳楼代表的心理意义是:向往飞翔,追求自由和放松的感觉,逃避现实,还有就是内心有很大的落差感。
这类孩子往往被训导教养出完美主义倾向,还不成熟的心智无法将家长急切的期望与过重的学习压力二者平衡好,这使他们不堪重负,内心幻想的完美抵挡不住内心的痛苦,选择一跳结束这一切。
2.
畸形的家庭教育
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直接相关
香港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很少表达爱意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母亲高控制欲和不良家庭氛围有关。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当孩子感受到高控制感、低爱意时,会有两倍风险报告自杀意念、三倍风险发生自我伤害行为。(毕灵斐.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2020)
采用专制型教育模式的父母,通常分两种:
一种情况是父母自身文化素养高,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当孩子任务完成度使他们不如意,就会受到责备,孩子的成长环境及其压抑。
电视剧《小舍得》中夏欢欢和颜子悠两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代表。
欢欢扛不住父母施加的学习压力选择离家出走,甚至质问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想我吗?”
▲图源:《小舍得》
子悠在妈妈的长年鸡娃之下,终究没能逃过抑郁,还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图源:《小舍得》
另一种情况是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希望孩子能突破现状。
但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在教育孩子时,方法简单、态度生硬、用语粗暴。
当孩子出现抵触情绪时,会采取惩罚措施进行管制。久之,孩子会对家庭失望,甚至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
比如《小舍得》中的米桃,学习好、懂事,在欢欢父母眼里,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在自己父母眼里,即便如此优秀也还是不够。
▲图源:《小舍得》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
我希望我所爱者,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依其自我的方式生长和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所爱的人应该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不是让这个人服务于我的目的。
可是多少父母,以爱之名,让孩子臣服于自己,如果孩子不臣服,那就是不听话,就是叛逆,父母就要批评、恐吓、再加打骂,最后还得说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
▲图源:《小欢喜》
没有真正的了解、沟通的为你好,在孩子看来都是暴政,不是爱。
家长只看到了自己的牺牲,却没有看到孩子的痛苦与委屈。没想到孩子在顺从父母的决定时,也在不断地让步。
父母总要让孩子活成自己期望中的样子,却从来不愿反省自己是否是孩子心目中期望的父母。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的话,他不一定会选择你,甚至不会选择生。
▲图源:《家有儿女》
3.
他们说过“我想死”
没人当真
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先兆。
他们会表现出各种严重的抑郁症状,如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等。
行为方面,他们开始梳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如将自己的财物整理并馈赠他人、看有关死亡的书籍、出走、有自伤行为等。
言语方面,他们有时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说些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话,或者说 “我想死”、“我活着没意思”、“我想知道死是什么滋味”、“我不会再为这事烦恼太久了”等。
具有代表性的迹象表现为:
赠送私人物件跟所爱的人告别
购买凶器或藏匿药片
抑郁过后变得平静
制定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
发表声明说他们会结束自己的生命(包括社交平台)
此外,还有一些不一定和自杀念头有关系的心理问题征兆,它们所表现出的迹象同样需要被关注。如:
回避朋友、家人及各种活动睡眠或饮食情况有明显的变化
常常提到消失或死亡
暗示其他人,如父母或家人,没有他们会更好或者如果他们不在会更好
表达无望的感觉
出现不考虑后果或攻击性行为
情绪上的巨大变化
滥用药物
低龄儿童所表现的问题行为更难被识别出来,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建议家长留意以下情况:
经常发脾气抱怨头痛和胃痛却找不到身体问题
经常谈论恐惧和忧虑
学习出现困难
经常做噩梦
当一个人表现出自杀的征兆时,往往是一种求救的信号。
说明他内心很挣扎,想要得到帮助,摆脱生活中的痛苦。
从陷入心理危机到决定自杀,从自杀倾向形成到实施自杀行为,往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挣扎。
自杀形成的过程:
1、自杀动机或意念形成阶段:表现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想逃避现实,为解脱而把自杀当成解脱的手段。
2、矛盾冲突阶段:产生了自杀意念后,求生的本能会使打算自杀的人陷入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与他人谈论自杀,有意或无意地发出直接或间接表现自杀企图的信号。
3、自杀行为选择阶段:从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决死意志坚定,情绪逐渐恢复,表现出异常平静。考虑自杀方式,做自杀准备,如买绳子、收集安眠药等。等待时机,付诸结束生命的行动。
4.
救救孩子
积极进行自杀危机干预
从自杀主体角度来说,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认知偏差,是预防自杀的主要途径。
所以,各界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和死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挫折教育又称“抗挫折教育”或“逆商教育”(AQ),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青少年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挫折承受力的教育。
开展挫折教育在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其意识到挫折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并以辩证思维的方式看待挫折,挫折虽会给人带来挫败感,但也能磨练意志,发现挫折的正向意义,掌握必要的挫折知识和应对方法,降低挫折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而死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敬畏生命。
很多父母认为死亡太过残酷,让孩子过早接触死亡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许多父母还会哄骗孩子说,“死亡就是睡了长长的一觉”或“死亡就是变成天上的星星了”,企图把死亡粉饰成虚幻的故事,让孩子不害怕、不伤心。
殊不知,孩子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敬畏,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自残、甚至是自杀。
在那些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孩子看来,死亡是他们抵抗父母的手段,是逃避惩罚的方式。
目前,部分学校开设了一些“死亡教育课”,形式比较多样,有的学校让学生设计墓志铭,有的学校让学生体验殡葬全过程。
有调查显示,很多身处抑郁、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接受死亡教育后,消除了自杀的念头。
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谈生,是教育孩子通过认识死亡的本质来获得对生命意义的体认,最终实现向死而生。
从外部环境来说,建立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重中之重。
缺乏家长理解的孩子更易产生自杀意念。
进入青春期,孩子独立自主的需求增加,这一阶段是亲子关系的过渡时期,特点是冲突激烈、沟通减少、亲密度下降 。
当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且忽视其是否感到快乐,子女就会有明显的被物化的感觉,认为自己只是家长炫耀的工具。
▲图源:《隐秘的角落》
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接纳差异性,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要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多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尽量避免孩子产生抑郁、反感、逆反等负性心理情绪和行为。
研究表明,抑郁风险在进入青春期后会迅速提升,而抑郁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0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成左右,重度抑郁检出率约1.9%-3.3%;初中达3成,重度抑郁7.6%-8.6%;到了高中,接近4成,重度抑郁则高达10.9%-12.5%。
▲图为各年级抑郁检出率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制定并实施国家性策略和特定的地方性干预措施可降低人群的自杀率。
世卫组织推荐的预防自杀成功措施有:
限制自杀工具的可及性
建立社区自杀预防项目
建立媒体报道自杀的指南
通过“守门人”培训项目让更多的一线专业人员参与
无论是谁、身在何处,只要加强相互沟通,就能为那些需要帮助、感到绝望和有自杀风险的人提供帮助,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可以因此发生改变。
研究也表明,对自杀的干预,时效性比专业性更为重要。
有些网友提倡不要传播孩子的遗书,以免形成自杀模仿的维特效应。
但重视和讨论社会心理事件,除了可能形成对个体的模仿暗示,更值得关注的是对精神人文建设的积极意义——帕帕基诺效应。
帕帕基诺是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一个人物,他想自杀,难过的他在准备结束生命的时候,有三个仙童来劝阻,帕帕基诺才没有自杀成。
▲图为《魔笛》中帕帕基诺欲自杀的情节
后人就将这个情节称为“帕帕基诺效应”,寓指在报道自杀或其它社会负面新闻时,加入正向的内容,如怎样避免,怎样解决, 或是让大家看到留言里的暖心支持,就会降低他人的自杀意念,因为这些正向的内容会成为一种保护因子。
例如对韩国明星轻生事件的报道,媒体会更注重呼吁心理健康,因为正面的报道,轻生率明显下降。
还有日本歌手中岛美嘉的那首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让日本自杀率降到了最低,也一度治愈了无数抑郁症患者,拯救了无数失去方向的鲜活生命。
这些例子都是公众传播形成的帕帕基诺效应。
而且这些留下遗书的孩子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发出呐喊,他们是希望我们去直面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帮助跟他们有一样困境的人。
在网络工具的普及下,青少年在遭遇危机时的求救往往先发于网络,这一方面延迟了他们自杀的实施时间,但另一方面由于自杀意念已经形成,他们偏向于寻找与自杀想法类似的信息,从而容易形成意念强化。
因此,如何降低媒体对自杀意念的强化影响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5.
真正的救赎是接纳自我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在《寻找自我》中写道: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也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人,而是肯定真正的自我。
电影《伯德小姐》中有一个场景是女主人公克里斯汀与母亲在商场试衣时的对话。
克里斯汀问母亲为什么要一直这么严厉地对待她,母亲回答她说是为了让她成为更好的自己,克里斯汀则反问如果这就已经是最好的我了呢。
▲图源:《伯德小姐》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不必非要追求父母眼中的完美,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着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加强和对自我身份的捍卫,我们终将从否认自我到肯定自我。
原生家庭若以痛吻你,你不一定非要报之以歌,但一定要与自己和解。
这个世界上,哪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是一面不断探索着原生家庭的发展特点,一面又尝试突破原生家庭的限制呢?
恰恰是这二者之间的碰撞与摩擦,能使一个人重新梳理成长记忆,建立自我身份价值。
成长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也最残酷的事情。
作为子女,你当有像鸟飞往自己的山的意识。
作为家长,希望你认同懂尊重、知分寸、善鼓励才是高级的家庭教育。因为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他们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