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古代大规模屠杀战俘,经常用到一个词——坑杀。坑杀是怎么杀?是挖个坑把人活埋吗?如果是活埋,问题可就出来了。长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古代大规模屠杀战俘,经常用到一个词——坑杀。坑杀是怎么杀?是挖个坑把人活埋吗?如果是活埋,问题可就出来了。长平之战,白起一次坑杀40万赵国降卒,哪有时间挖那么大坑?赵军就老老实实等着活埋,没有人反抗吗?

坑杀又可以叫阬杀,是中国古代军队的一种惯例,战胜的一方把战败一方死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的两边,盖上土进行掩埋,做成一个大大的金字塔形的土堆,又称之为京观或者武军,用来展示武力、威慑敌人。所以除非和对方苦大仇深,不然是很少会出现挖坑活埋的现象。史书上也有坑杀描述的现象,将士遗骸堆积如山,由此可见根本不大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挖坑活埋的现象。在历史上大的坑杀中,往往有数万之众。在战时紧急且要控制栙兵的情况下,挖大坑埋人真是多此一举,就拿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卒来说。

当时秦军围困赵军四十多天,赵军营中缺水少粮,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境地,突围不成功后不得已投降。大数量的降兵对于秦军也是一个考验,犹如一个定时炸弹及时妥善的解决尤为重要,古代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抓回去充当奴隶苦役二是直接全部消灭免生祸端。在战时为了打击敌军士气防止滋生事端,坑杀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了,赵国也是在这次坑杀后一蹶不振。在赵军投降之后,秦将白起承诺在赵军中挑选一些勇武之事加入秦军,剩下的放回赵国。对于饥渴难耐的赵军来说他们没有别的选择,面对回家的话,他们期盼着,在群龙无首之后只能当做一群待宰的羔羊。但这次,白起用了损招,也做下了他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趁着赵军不备,违反承诺,杀入赵军营中,结局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四十万之众尽坑之。由此可见,坑杀并非活埋,先杀死、后随意分散处置,还是一种欺骗性质的杀害,和我们现在说的“坑我”差不多,并不是埋了我。"坑杀"对战神白起心理压力极大,白起临死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如果只是一般的杀降,白起是不会心中有愧的,他是愧在"诈"上。所以历史上大规模活埋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不过长平之战白起坑杀的赵军也并没有40多万,而是20多万,40多万中战死的已经有20多万了。在长平之战中秦军伤亡也是十分巨大,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日渐强大,甚至击败了匈奴,战斗力十分强悍。所以这场战争后,元气大伤的秦国也已经无力灭亡赵国,退回去休养生息,直到半个世纪后才灭亡赵国。古代大规模坑杀战俘的记载可不少,最著名的有: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巨鹿之战,项羽坑杀20万秦军;唐朝的薛仁贵坑杀13万铁勒九姓降兵;北魏拔跋珪坑杀5万燕国降卒。这几次坑杀,少则5万,多则40万,活埋这么多人得需要多大的坑呢?按一个人占地0.5╳0.5=0.25(平方米)计算,40万人排在一起,需要一个长500米,宽200米,深2米的大坑,总面积10万平方米。这么大的一个坑,还是把人“栽”进去,一个挨着一个,如果栽得松一些,坑还要多。长一里地的一个大坑,需要动土20万方,这是多么大的工程?白起为了活埋赵军,几十万军队在那挖坑,就不怕其他几国趁机打过来吗?就算秦军不挖,让战俘挖,战俘就老老实实地挖吗?就算把坑挖好了,40万人就都老老实实站在坑里等着活埋吗?按常理来说,一次活埋那么多人,真的是很难实现的一件事情。

战争中,只要条件允许,不管是哪一方,死者都是要埋葬的,除去道德因素之外,主要是为了防止瘟病,而活埋则是另一回事。活埋多数并不是挖个大坑将人埋进去,而是将人埋人土中,把头露在外面。不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活埋都是最麻烦的处死方式,但是活埋却最有震慑作用,对人的心理打击最大,于是历史上活埋不断。

活埋是一种威慑手段,一般是要给敌方看的,处理时也多不隐蔽。而长平之战“坑杀”后,“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其威慑作用与一般的杀头没有两样。如果效果一样,大战后疲惫不堪的秦军就没有必要活埋赵人了。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在只有冷兵器的时代,树枝、石块与刀剑的差距远远不是树枝、石块与机关枪的差距,40万人若知道自己即将被活埋,必死无疑,他们还不操起石头、树枝反抗?这种情况没个10万、8万人是难以抵挡的。再说了,将40万大活人埋了,光土方就不得了,况且不加绑缚是很难埋的,而要绑上40万人,谈何容易?况且,埋人家时,就得放下武器,操起锨镐,一锨一锨往下填,埋了这个,上来了那个,40万人闹了起来,可是件了不得的事。大将军白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项羽三更半夜地挖坑埋人,岂不更傻?

那么,阬杀究竟是怎样的杀人法呢?

据《汉书》记载,王莽篡汉时将反对他的刘信、翟义、赵明、霍鸿等人及其亲属全部“阬杀”,但王莽关于诛杀这些人的诏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是要将这些人的尸体堆土,筑为“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上面再树六尺高的旗杆,写上“反虏逆贼鲸鲵”。可见“阬”就是“京观”。京的本义是高,观的本义是阙,京观就是高大的门楼。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明朝人张岱在《夜航船》中说:“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其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把敌军的尸体堆积在道路两侧,然后再在尸体上堆土,堆成一个个金字塔的形状。像王莽这样的还要在上面立旗杆。这种高耸的建筑的确很像门楼。杀的人越多,京观就越高,高高的京观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给敌人带来的威慑力不言而喻。对于回邯郸报信的240名幸存者来说,四十万尸骨堆成的“金字塔”远比挖坑埋人更令他们产生恐惧。

阬杀的历史古已有之。楚庄王在邲之战战胜晋军之后,有臣下提议筑京观,可见在当时筑京观已经非常流行。战国秦汉时期战乱频仍,阬杀更是屡见不鲜,除了我们熟知的白起阬杀四十五万赵国士兵,还有项羽阬杀二十万秦国降卒。《史记》中也屡屡有这样的记载:“拔,尽阬之。”秦始皇“焚诗书,阬术士”,被杀的四百六十个术士恐怕也并非活埋,而是杀死之后筑成京观。一直到明朝永乐年间,还有张英征伐安南杀掉两千余名降卒筑成京观的记载。嘉靖年间,明军击败倭寇,也把倭寇的尸骨筑成了京观。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坑杀”的“坑”,《史记》作“吭”,《说文》有“吭”无“坑”,解释为:“阬,门也。从阜,亢声。”徐铉说:“今俗作坑,非是。”可见,先有“阬”,后有“坑”,本不是一个字。《玉篇》:“阬,陷也。”“吭”在《辞源》中的解释为:“坑陷,杀害。《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可见,“坑杀”有的时候是活埋,有的时候却是害死之意。

从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坑杀”来看,长平之战是“挟诈而尽阬杀之”,而项羽是夜击,“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于新安”。“挟诈”就是使用骗术,采用不光彩的军事手段。因此,长平之战“坑杀”的正解,应该是用欺骗的手段杀害。

并且这些专家还发现了,这些掩埋赵军俘虏的大坑,并不像人为挖掘的,很像是天然形成的深沟,如果真的如专家推测的话,那么白起有可能并没有直接将那些俘虏直接进行活体掩埋。不过在反过来从《史记》中看一下,貌似也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所谓“坑杀”就是活埋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史记中是用“阬”字来形容的。这个字却多了一层“陷害”的意思,而司马迁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很明显用了一个“诈”字,那么白起坑杀数十万俘虏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秦军故意说成这样的,为的就是让敌人害怕,也是一种“杀鸡儆猴”的做法,起到警示六国的作用。

古代坑杀并非就是活埋,手段比活埋残忍许多,这是个知识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