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那些剧中人物的历史原型与关系
长安十二时辰:那些剧中人物的历史原型与关系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火得不要不要的,连老婆都跟着追剧,可是作为历史小白的她,剧情中许多人物设定以及背景都不是很了解,为了能让她安心追剧,我整了一张关系图给她,并把一些主要人物的历史原型做了一些简介。
长安的开篇是天保三载,应该就是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按照剧中交代,何执政86岁,林九郎和郭利仕60岁上下(历史上高力士小李林甫1岁),那么这一年圣人唐玄宗李隆基则是59岁,太子李玙(后改名李亨)33岁,李泌23岁,张小敬年龄未知。
公元744这年,发生了几件事,大概会和剧情相关。一个是唐玄宗自以为天下太平,想把政事委托给李林甫,和高力士漫谈,高力士劝谏,唐玄宗不高兴,于是高力士不敢对玄宗深言天下大事;另一个是杨太真也就是杨贵妃入宫,再有一个,就是贺知章,也就是剧中的何执政死于该年。
剧中的许多人物,在历史上均能够找到原型,其大致关系图如下:
《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人物历史原型关系图
张小敬:
历史上张小敬这个名字,出现在五代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中,只有一句话,“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说的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一行在逃往四川,行经马嵬驿的时候,大家又累又饿,再加之天气炎热。士兵们拒绝前进,于是禁军大将陈玄礼发动兵变,要除去杨国忠,愤怒的士兵围住杨国忠,射出第一箭的正是这位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张小敬。
如果《长安十二时辰》像美剧《反恐24小时》那样,连播九季,我们也还看不到张小敬射落杨国忠的场面,因为安史之乱在第一季之后的第11年。
张小敬剧照
李泌:
最为一名神童,李泌七岁能文,小时候有神童的美誉,很小就被唐玄宗召见,当时的名臣大将张说、张九龄、张廷珪等人都很赏识他,与太子李亨的交情也很好。但是因为得罪杨国忠、安禄山,隐居深山。
然而李泌一生最大的传奇,不是因为他年少成名,而是他把一生的事业,都贡献给了“斗宰相”的事业了。《长安十二时辰》里,他和宰相李林甫斗;李林甫死后,他还要跟杨国忠斗;杨国忠死后,李泌还要跟权宦李辅国(剧中太子宠监李静忠)斗;李辅国死后,李泌还要和元载、常衮这些人斗。
李泌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位皇帝,是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如果《长安十二时辰》要以李泌为主角,那么后面的好多季,跨度可以长达四十五年,有安史之乱、吐蕃内乱、泾原兵变等历史大事,地域跨度也可以从长安到江南再到西北等地方,至于演员,也可以从小鲜肉像易烊千玺,再到中生代如胡歌、邓超;再到老戏骨王劲松、陈道明等等等;
李泌剧照
接下来,排名不分先后。
圣人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无疑是一位天才皇帝,他年轻的时候,先是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把自己的父亲李旦推上皇位;而后,又通过“先天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并且开创了“开元盛世”,把盛唐的繁荣发达推向了顶峰。
可惜天才容易自信,也容易自盲。后期的唐玄宗过于自我满足,觉得自古以来皇帝没有谁能胜过他,于是便停止了进步,掉尽了锐气,那个“吾虽瘦,必肥天下”的皇帝变成了一味贪图享受享乐的皇帝,最后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
圣人唐玄宗剧照
太子李玙:
通常,作为一位能干而又长寿的帝王的太子,总要充满煎熬、惊险和尴尬,这一点在李玙身上,一样非常明显。
在李玙之前,唐玄宗已经有过一位太子,那就是他的次子李瑛。因为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要扶植自己的亲子上位,便设计并诬陷李瑛造反,让唐玄宗怒杀李瑛三兄弟,这个桥段在《长安十二时辰》中也有提到过。
李玙成为太子后,便先后面临李林甫和杨国忠的斗争威胁,其中来自李林甫的威胁最大,曾经让李玙涉入两次大案,造成两次婚变,也让李玙的储君之路充满艰辛和险象。
从历史的时间来看,《长安十二时辰》这一季的时间点,还应该是李玙与李林甫争斗的起始阶段,算是比较轻松安定的了。真正让李玙难受的斗争人生,还在此剧之后的十来年间。
太子李玙剧照
永王李璘:
李璘是唐玄宗第十六个儿子。唐玄宗的生育能力,在古时候帝王当中大概可以名列前三甲,他生有30位皇子,29位公主,而永王李璘,则是这些皇子当中,比较知名中的一位。
永王李璘之所以能够在30位皇子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得益于唐肃宗李亨。李璘生母早逝,由唐肃宗抚养成长,唐肃宗李亨对他亲爱有加,常常把李璘抱在怀中同睡。
其次是李璘是一位有才华的丑小鸭。新旧唐书记载,李璘“聪敏好学,貌陋,视物不正”,意思是李璘是个聪敏好学的皇子,但是长得很丑,可能是脖子歪,所以看人看物,都要偏着脑袋看。
最重要的,是因为李璘还是安史之乱中,少有的一位反王。安史之乱时,李璘被唐玄宗任命为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相当于把当时富庶而又没有遭受战乱的江南大部分底盘给了李璘,李璘手握四道重兵,疆土数千里,就想要分裂唐疆,想着要学魏晋南北朝那样,在南方打造自己的底盘。最后,反叛失败,李璘身死。
永王李璘剧照
四鎮节度王宗祀
在长安剧中,王宗祀一直是只听其名,不见其人。历史上的王忠嗣年轻时勇猛善战,曾经单骑挺进吐蕃敌阵,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等到身居将职,又以稳重守边为本职。是中唐时期难得的一流名将,连李光弼等人都自叹不如。
王忠嗣年少失父,唐玄宗怜惜他,把他养在宫中,认为假子,并断定他长大以后可以成为良将。可惜的是后来唐玄宗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怜惜,何况王忠嗣这位养子。最后被李林甫陷害差点致死,幸亏哥舒翰拼命相救,最后被贬为汉中郡太守,第二年就郁闷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王忠嗣是少数几个语言安禄山必将反叛的人之一,曾经一度上书请求唐玄宗要留意安禄山,人们都说,倘若王忠嗣没有那么早就死去,安禄山就不敢反了。
王忠嗣画像
骠骑大将军郭利仕
因为曾经给李白脱过靴,所以人们总觉得高力士和历史上的那些权宦太监没什么差别。
其实高力士对于唐玄宗可谓是忠心耿耿,年轻的时候,就是唐玄宗诛灭韦后和太平公主叛乱的得力助手,所以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安史之乱后,因为唐肃宗过于懦弱,政权被李辅国和张良娣把持,李辅国曾经多次要迫害唐玄宗,多亏了高力士在身边护驾。后来李辅国设计把高力士、陈玄礼等玄宗的贴身护卫和亲信调离,唐玄宗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郁郁寡欢而死。
高力士在南边流放地听说唐玄宗死亡的消息后,望北嚎啕大哭,吐血而亡。
郭利仕剧照
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是李渊堂弟的后代子孙。他在相位十九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成语“口蜜腹剑”源于李林甫。“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历史上,包括张九龄、王忠嗣、严挺之,李适之,裴宽等人,甚至是唐玄宗的亲儿子李瑛、李亨等人,都在他的身上载过跟头。
当然,能够作为唐玄宗的宰相十九年,还是有一定的本事的。最具代表的事情就是连安禄山这样的人,平时骄横跋扈,可是唯独对李林甫恭恭敬敬。李林甫每次与安禄山交谈,都能猜透他的心思并抢先说出,让安禄山惊惧不已,即使数九寒冬也会惶恐得汗流浃背,不敢有丝毫隐瞒。安禄山在藩镇,也常常要叫人打听李林甫对自己的评价,要是听到不好的议论,安禄山便常常忧愁得饭都吃不下。
林九郎剧照
秘书监何执政
我们知道贺知章,更多的是因为小学课本的那首《咏柳》诗歌。
其实贺知章还有一首诗,也是我们家户喻晓的,那就是《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长安》剧中有贺知章致仕的情节,《回乡偶书》这首诗倒是很能够代表当时的一些悲愁意境。
顺便说一下,历史上贺知章儿子贺孚这个名字,还是唐玄宗给赐的名。
何执政剧照
八品评事元载
历史上,元载出身贫苦,一身才华,是真的。所以在剧中,把他好交权贵,左右逢源,一路直上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也许是年轻的时候太多贫困,所以元载得权之后,志得意满,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而且穷奢极欲。他倒台的时候,家中被查出八百担的胡椒。在剧中,有一段不良人煮宵夜,从怀中拿出宝贝似的胡椒,却舍不得多放的片段,说明在唐代胡椒是个稀罕物,元载能在家中抄出八百担的胡椒,放到今天跟那些贪腐被查出几个亿的现金,其实是差不多的,由此也可见平日里元载有多贪。
当然,元载和王韫秀两人的爱情也是真的。当初元载因为太贫穷,常常被王家人瞧不起,年少气盛的元载一怒之下赋诗一首《别妻王韫秀》,准备和王韫秀分道扬镳,各奔西东;而王韫秀也有情有义,回诗一首《同夫游秦》,表达了她宁愿和元载一起受穷,陪他前往长安考取功名,共创美好人生的志向。颇有唐代版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韵味。
元载剧照
书生程参
剧中那位饿了一整天,逢人就问“是不是开饭了”的落魄书生程参,其历史原型,应该是伟大的边塞诗人岑参,他和高适一起,被称为“高岑”。
剧中,程参说不想做文人,要去当兵,也说明了今后他的人生在塞外了。
岑参的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估计读过书的人都会背;另外还有《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也是大家都很熟的。
程参剧照
太子右卫率姚汝能
历史上,有一位生卒年不详,平生事迹不详的姚汝能,他是不是名相姚崇的子孙,也无从考证。只知道,这位姚汝能曾经担任华阴县尉等职,他著写的《安禄山事迹》一书,成为后世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资料。
这么看来,剧中的姚汝能,最终怕是要弃武从文了。
姚汝能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