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延津一中的历史有486年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延津一中的历史有486年 原标题:延津一中的前世:廪延书院和高等小学堂 延津一中,全称为“河南省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志》载:延津一中的前身是创办

延津一中的历史有486年

原标题:延津一中的前世:廪延书院和高等小学堂

延津一中,全称为“河南省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

《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志》载:延津一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905年的高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的前身是廪延书院。

1905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110年。110年前的“高等小学堂”是怎么回事?此前的“廪延书院”又是怎么回事?

日月回转,江河倒流,逆穿时空,走到那遥远的过去……

时光机降落到486年前,纪年上叫做“嘉靖元年”,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cōng)的年号。他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元首,中兴国力,亲民爱民,却严嵩专权,吏治败坏;他痛打日本鬼子(倭寇),却让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他天天吃长生不老药,还算命大,有天夜里12个妃子因争风吃醋用绳子勒了他半夜也没勒死,最后被海瑞痛骂一顿后死去。嘉靖元年是公元1522年,这一年《三国演义》刻版成书,这一年延津县来了个新县令。

这位新县令是山东人张旂(qí),当县令要先去拜孔子像,他拜完孔圣人,就把县儒学的学生们招集到孔庙,发表了一番演讲。

张县令先大讲一通道理,说治国不能无贤才,育贤才必需“幽隐清僻之地”云云。然后说,准备仿效北宋邵雍创办安乐书院和南宋朱熹举办白鹿书院,他要在延津县政府大院南约200米路西,创办一所书院,取名就叫“廪延书院”。

这个地方之所以清幽僻静,是因为那里原本是一座尼姑庵,改建成书院可以一举两得,一则我张县令可以每月初一与诸生共同研讨学问,二则让这帮尼姑还俗嫁人(原文是“使诸尼人其人”),使这些漂亮女人不再成为我县爷们的诱惑之源。如此这般一讲,诸生异口同声:“这是大好事啊!”于是又请示了按察副使、教育厅长萧某人,萧上司也很支持,于是县政府出钱将那破尼姑庵整修一新,正堂三楹(一列为一楹),东西屋20间,规模相当可观。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这帮学生本来就在儒学里读书,为什么还要再办一个书院让他们去那里呢?原来,在中国古代,书院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藏书,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图书馆,书籍来源有政府购书、个人捐书和学生抄书等;二是研讨学问,就是张县令讲的“执经问难”,相当于现在的学术研讨中心,研讨方法主要是问难辩答,到会的人都是参与者,有问有答,气氛相当活跃。平日里,所有人都可以来这里读书自修;讲会时,县长、山长(即院长)、生员、官员都可以参加研讨。这套做学问的方法,即使在今天,也很有价值。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光流逝了370多年,到了清末时代。在上个世纪最初的几年,对清王朝来说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而对中国教育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大革命。这场教育革命的推动者主要是有三个人——袁世凯、张之洞和张百熙。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张百熙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是年为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1904年7月,为庆慈禧生日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次殿试的状元是河北人刘春霖,史称“甲辰科考”。

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至此终结。中国科举停考后,被英国为首的西方人学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整整100年后,中国又从西方引进了这套考试办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国考”——公务员考试。

1905年4月,延津县按清政府“书院一律改学堂”的要求,将“廪延书院”改成了“高等小学堂”,简称“高小”,民众呼之“洋学堂”。据记载,当时高小校址在县后街,就是县政府后面的那条街。

高小的具体位置就是在一个叫做“慈禧行宫”的地方。何以称“慈禧行宫”?话说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京,慈禧仓皇逃至西安,史谓“庚子之变”。1901年夏末,慈禧一路游山玩水,经洛阳至开封,并于十月在这里举行盛大祝寿活动。12月中旬,正值严冬时节,自开封返京。河南巡抚松寿和太监李莲英商议安排的行程计划是,第一天在封丘住宿,第二天住延津,第三天住汲县。哪知事有不测,渡过黄河至封丘界时,欢迎人群中不见县令,领头的却是一中年妇女,内穿重孝,外套大红,手本写明“封丘知县眷属”,说有要事要见管事的。御前大臣上前问明原委,方知封邱因地瘠民贫,难以支应接待,知县于今晨惧罪自杀了,其夫人只得出面迎接。于是不进封邱县城,仅在大(dài)村小行宫休息,简单吃点午饭。出大村西行,突然狂风大作,飞雪漫天,于是轿夫疾步如飞,兼程赶至延津时,已是深夜。道路泥泞,一路颠簸,风雪交加中把这老女人摇晃的浑身酸疼,饥肠辘辘,可谓充分体验了饥寒交迫的滋味。延津也如封丘一般地瘠民贫,招待皇室的吃食也只能就地取材。光禄大臣把热气腾腾的菠菜炖豆腐端上,这木牙的衰女人狼吞虎咽,边食边说:“好吃,好吃,好吃。”称赞延津菠菜为上等佳品,并要每年为她进贡。不过延津菠菜作为贡品并非由此开端,早在北宋时期就大量贡献东京(开封)。

1935年元月,民国河南政府派巡视员马元才视察延津政情,他在视察日记中记载,当时在政府仓库里还看到了三十四年前慈禧住宿延津时所用遗物,并狠狠骂了慈禧一番。

这慈禧行宫的具体位置,在县后街廪延书院的北屋,就在今天武装部北楼的东头四间。此即延津一中前身高等小学堂所在。

延津一中的前身所在居然是慈禧住过的地方,想来让人心里颇不舒畅。不过,无独有偶,慈禧第二天出延津在塔铺吃午饭后至汲县,汲县行宫就是今天的卫辉一中,那独裁老女人睡觉的房子即今日卫辉一中教职工阅览室。

回正题。《癸卯学制》规定小学九年为强迫教育阶段,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学生至7岁一律进入初等小学堂。

高等小学堂的课程分必修科和随意科(选修课)。必修科有九门:修身、读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格物致知”的简称,即科学,相当于现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图画、体操;随意科可视情形加设手工、商业、农业等。每周上6天,每天上课6学时,一星期共计36学时。当时延津高等小学堂必修9科全开,随意科开设了手工和音乐。

延津县高小堂长叫申普照(1866—1920),申僧固人。他出身书香世家,天资聪敏,品学兼优,晚清岁贡生,在官职阶上被定为候选训导,训导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zòng)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县(处)级。

高小初建时,有教员5人;生源面向全县,第一届招录了1班30名学生。校舍为北屋五间,东屋五间,西屋四间。

一路探寻过来,延津一中的前世就是如此这般了。

1522年县令张旂将县政府南约200米路西的尼姑庵改建成廪延书院,后来不知何年月日迁址到县后街,1905年4月改办为高等小学堂,1907年堂内附设师范讲习所一班17人,1925年9月革新派县长刘云昭在文昌宫独办师范讲习所一班36人。开设政治、国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八科,其中政治课由校长陈亚峰讲授。有教室3间,寝室2间,办公室2间,操场为4000平方米的空地。学校经费由县政府拨付,学生学习及生活费自理。

校长陈亚峰生于1900年,徐州丕[pī]县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本名陈家安,号亚峰,幼时家境贫寒,但聪颖异常。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是徐州地区学生领袖,中共早期党员。1930年,国民党在报上通缉陈亚峰,陈亚峰乘法国邮船到新加坡避难,在华侨中学教书。1938年为支援祖国抗日,陈亚峰组织学生募捐,通过爱国华侨陈嘉庚把款汇到延安。新加坡失陷后,他被日寇关进监狱,病逝狱中。这位永远年轻的延津一中首任校长,年龄定格在40岁。

此后,经历了乡师、简师、初师、初中、中师、完中、高中,十次改名,九次迁址,五次停办,断断续续,发展成今日延津一中。

廪延书院创办,距今天已经有486年的历史了。如此算来,着实让人感觉延津一中历史很是悠久。只是,其前身的前身的最前身,居然是一座尼姑庵,未免有点八卦意味。

最后,需要交待的是,高等小学堂不仅是延津一中的前身,也是县城四街小学和城关中学的前身。可以说,高等小学堂是延津县祖母级的学校。

作者简介:张效勤,延津位邱乡人,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现供职于延津县一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