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史之司马越-八王之乱和西晋王朝的终结者
中华小史之司马越-八王之乱和西晋王朝的终结者
东海王司马越的出身这里就不再多说,如果西晋姓司马的不死五十个人是轮不到他继承皇位的。司马越和其他出现在史书里的皇族一样,年轻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受到朝野尊重;这类皇族很容易入仕显贵。从来后来的表现看,司马越貌似还真不是伪装的;他一直能保持谦虚谨慎,成为天下第一人后依旧和士族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人除了有些懦弱、有些揽权、有些无能,其余方面还是不错的。
司马越是从304年长安邺城讨伐司马乂时进入历史视野的。当时他在朝廷中书省任职;中书省最早出现于汉武帝时代,其职能就是皇帝发布诏命的秘书,虽然在两晋没有实际的参政权但毕竟近水楼台,具体到中书令的权力偶然性很大。洛阳被围几个月,禁卫军虽缺衣少粮但士气高昂,而城外的军队也很不堪;这就是一场意志力的极端较量。不过率先崩溃的却是站在旁边看戏的司马越——无论哪方面获胜他都是安全的,但他扛不住了。于是趁着司马乂进宫他联合人将他囚禁送往皇族监狱金墉城,然后向张方投降;等张方比乞丐还不如的军队进城后,禁卫军中的绝大部分人义愤填膺,他们试图救出司马乂;司马越立刻把司马乂送给了张方。然后司马颖入洛阳成了皇太弟,司马越也被赋予实权。
随着司马颖退回邺城继续遥控朝政,司马越借着洛阳的政治真空期疯狂成长;他收买了禁卫军,并获得了包括琅琊王氏在内的士族的支持。不过这些士族大多没有太高明的执政能力,“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他们被司马越滥封官职后社会基层秩序最终崩溃。士族中精明的人已经开始找后路,王导王敦就先后通过中央的王衍跑到江南经营去了;而王衍,怎样的一个人啊,竟然当上了司马越的太尉(军事一把手)兼尚书令。
第一次讨伐司马颖失败后司马越逃回东海国封地(江苏山东交界处)。他的弟弟司马腾充当了第二次讨伐的领军人物,而鲜卑部落成为主力军;当时社会已经大乱,司马腾为了筹备军费竟然做了贩卖胡人去河北当奴隶的勾当,石勒就是这个时候从山西老家被卖到河北的。随后司马越将并、幽、青、徐、兖等地的反司马颖势力集合到一起,以鲜卑骑兵为先锋一路势如破竹地打到长安俘虏了惠帝。随着司马颙和司马颖失势后先后死掉,作为盟主司马越终于把朝廷安定下来了。这时已经走到306年;这年11月晋惠帝司马衷吃饭时中毒而亡,司马炽继位为晋怀帝。司马炽最早是在司马乂死后被立为皇太弟的,后来司马颖权利欲增加就将他废了,直到司马越主政又复立。
西晋朝廷是安定了,但天下却如同一锅沸水安定不下来了。304年氐人李特在成都称王建立成汉,割据四川;也是304年被司马颖放回去的刘渊在山西南部宣布称王,建立刘汉;从301年开始凉州张轨已经构建家族统治;关中和陇西群雄割据,谁也不把洛阳的皇帝当回事;汲桑和石勒凭借着贩马时建立的骑兵队在河北纵横;并州和幽州的政权已经离不开鲜卑的支持;司马睿和王氏兄弟在江南也开始不听号令。而更为严重的是司马越和司马炽也闹矛盾了。
306年惠帝死时司马越的手下周穆和诸葛玫一起劝说立司马覃为帝,年纪小好控制;司马越听后当即杀了这两个人,这件事就能看出司马越比之前的所有司马家的人境界都高。不过当司马炽开始处理政务后司马越又不满意了,于是从307年开始司马越就去了许昌统筹北方对付汲桑石勒和刘渊。他的部下苟晞治军严整,数次打败石勒王弥等人——他是石勒早期的苦主,数次战败的石勒俘虏他后才算是修成了;司马越本来想把青州和兖州交给他,后来又反悔自己想要兖州,于是和苟晞有了矛盾。
整个308年司马越一直在试图削平叛乱,但是灾荒饥馑流民等根源问题不解决,叛乱者只会越杀越多。等到309年司马越回洛阳时竟然惊异地发现司马炽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于是他野蛮的杀掉了司马炽的亲信缪播、王延并罢免了皇宫戍卫的爵位。司马炽不甘示弱,联合苟晞等边将讨伐司马越。司马越发现洛阳已经不是自己的地盘,于是奏请向东讨伐石勒,他带走了晋朝硕果仅存的四万禁卫军去了项县(今河南沈丘)。在这里司马越面对鼎沸的天下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忧惧之下于311年病死。他留下的军队被王衍带着回东海国,路上被石勒围在宁平城,最后全军覆没;那些只会清谈的士族被压死在土墙下。
禁卫军离开后洛阳就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311年六月刘氏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俘,史称永嘉之变。司马越的死标志着八王之乱最终结束;洛阳沦陷标志着永嘉之乱正式开始;但是那个天下早在几年前便已经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