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多苦?43斤吴花燕因早老症生命垂危,临终得知男友癌症病逝
人生有多苦?43斤吴花燕因早老症生命垂危,临终得知男友癌症病逝
各位看官在阅读文章前,可以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您左右!
«——【·引言·】——»
“记得这是我第三次给你写信吧,亲爱的!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叫你亲爱的了。”
你还记得有一次我跟你说过我的亲人生病了吗?其实不是我奶奶生病,是我生病了,查出了癌症晚期,我一直不敢告诉你。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去另一个世界了,这是我托同学在我走后发给你的。你要好好的活着,配合医生的治疗”
无底洞的苦难没能夺取少女的意志,面对命运的无数次戏弄,少女拍拍衣袖,一笑而过。然而,最后一封信却熄灭了少女之所以能在一次次被击倒后又重新站起的信念。
少女叫吴花燕。一米三五的身高,43斤的体重,显得周围一切都是那么庞大。
1995年,她出生在贵州省一个贫困家庭。
4岁,母亲患病寻医无果,两三天便病发而亡。18岁,相依为命的父亲因肝硬化没钱治疗去世,父亲下葬那天,她只能用哭声麻痹内心无助。
父亲离开后,同为低保户的大伯收养了吴花燕和她弟弟吴江龙,吴燕花每月领着国家一级贫困户每月300元的补贴。
吴花燕高三那年,弟弟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时不时打自己,跑出家门,过后却什么也不记得。
“弟弟胡言乱语,眼神呆滞,连我都不认识了,我特别绝望,但是我知道不能放弃。”吴花燕把弟弟送到了松桃县华康医院治疗,经诊断,弟弟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虽然医保为弟弟的住院费报销了50%,但面对剩下的5000元住院费,吴花燕仍只能到处筹款。为了省下钱,吴花燕在最困难时候一天只吃一个馒头。
学校有米饭,因为贵州的辣椒比较便宜,所以她连着吃了五年的辣椒拌饭。吴花燕说“我已经失去了爸爸妈妈,弟弟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能再失去弟弟。”吴花燕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她一定要把弟弟的病治好。
2016年,为了弟弟的住院费,吴花燕从沙坝河乡民政局跑到了松桃县民政局,写了20多张申请书去筹款,在2017年的6月才把剩下的5000元住院费筹到。半年后,2017年12月,弟弟吴江龙痊愈出院。
18岁,父亲去世的这年也是她上高中的一年。比同年级同学大两三岁、身材矮小的吴花燕从来没有想过班里会有同学关注她。当时在班级上有个成绩很好,人也好的男生经常照顾她,他们无话不谈。
吴花燕虽然对他有些向往,但她从来不敢想后面他们可以发展成男女朋友的事情。因此,她说她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挺幸运的女孩。
后来吴花燕高考前生病,考得不好,没有考上本科,很气馁。据吴花燕后来的大学同学小冉回忆,吴花燕当时家里情况困难,她原本不想读大学的,自己个子又小,出来做不了什么。
但因为男生跑到她家去找她,安慰她,鼓励她,她才最终去了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后来他们成为了男女朋友,男生去了兰州,两个人异地恋了。
吴花燕喜欢阅读,喜欢诗歌。她曾告诉过记者她最爱的女作家是张爱玲、杨绛和余秀华。还和他们聊过顾城,北岛,海子……所以,在这个信息时代,他们仍然用着最缓慢的书信方式传递着他们最绵长的爱意。
学校门口那里当时有一个邮政,如果有信,门口保安会打电话叫你自己去取。整个学校除了她,取信的人很少了。
两年多时间里,吴花燕在数百封书信里给男生寄去文字、照片、卡片、诗歌、枫叶、银杏叶、画画、毛笔字。在男生看来,每一封都是那样的独特。
她一直担心这段感情对对方而言不公平,但男生不在乎这些。
在给她的信中,男生写道,“燕子,还记得吗?以前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冬日里,你我趴在足球场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看着蓝天,谈论各自的梦想。你说你想写一本自己的小说,写几篇美得不能再美的诗歌,成为一名潇洒自如的作家。”
除了恋爱,她还收到过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里的老师同学的种种温暖。吴花燕是一个懂的感恩的人,收养她的大伯说:“侄女平时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过年的时候还给我和老婆买了一件棉衣。这孩子什么都为别人着想,可是从来都没想过自己。”
所以,常怀感恩的她决定也要回馈社会。2019年8月,她成功当选松桃县春晖使者,也加入了暑假支教团。
根据支教团的同乡吴玉荣回忆,吴春燕非常希望孩子不因家庭压力而过早出去工作放弃学习,所以她总在给孩子们传输学习的火苗,带动孩子的热情。
吴花燕如诗一样美好,无论面前卷起了多凶狠的风浪,她都无畏直击,不仅没有被家庭接踵而至的灾难拴住手脚,甚至微笑着翩翩起舞,努力感受着世界的美好,并将其延续。
在大三时吴春燕还得到了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顺利进入一家公司实习。
正当日子向上发展时,男友开始冷漠疏远吴花燕,甚至以去医院照料家人为由,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联系吴花燕。在一次吵架中,吴花燕说出了分手,令吴花燕有些不知所措的是男友干脆地答应了。更令他们都想不到的是,命运始终不愿停歇对她的捉弄。
此次分别竟是诀别,二人的生命都不约而同开始了倒计时。正如她在后来12月男友逝世后所发的朋友圈那样:
“在一某场大雪里我们相遇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回到
那场大雪里把所有的话都说清楚
我会告诉你寄放在我心里的
只有你给我寄的三片雪花”
2019年9月29日,高中同学石荣丽去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看望吴花燕,却意外发现吴花燕的脸色十分苍白,仅40米长的路正常人很快就走完了,吴花燕却走得特别艰难,中间还得休息一次。
“花燕,你这样可不行,我求你了,跟我去医院好吗?"石荣利当时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实习护士,看到吴花燕的脸色后,她知道自己的朋友生病了,而且还特别严重,于是石荣丽硬是把吴花燕背去医院检查。
2019年10月12日,在石荣丽的陪伴下,吴花燕来到了医院检查。比起上一次见面,此时的她已经完全走不了路了,一般只需要十几分钟的心脏B超检查,她却用了足足一个小时。
隔天,医院疾病诊断证明书显示吴花燕患上了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等多种疾病。医生告诉石荣丽,吴花燕的心脏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四个心脏瓣膜,吴花燕有三个瓣膜不正常。
吴花燕的主治医生熊宇鑫告诉记者,因为体重不达标,不能确定是否适合做手术。“吴花燕心脏瓣膜的损伤已经达到了重度,如果要做心脏瓣膜手术,仅仅手术费起码都要20多万,还别说后期的治疗。”熊宇鑫医生透露道。
10月13日入院后,在别人向她提议在网上众筹医药费时,“我不想麻烦大家,大家都不容易。”吴花燕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有动笔。知道吴花燕的顾虑后,在隔壁病友胡红劝说下,吴花燕才决定在水滴筹上发起医疗费的众筹。、
吴花燕一边编辑文字,一边嚎啕大哭,说很纠结真的不想麻烦别人,已经拟好了的文字迟迟不敢按下发送键,最后,在一旁的胡红帮她按下了发送键。
直到10月16日,吴花燕又被同学石荣丽逼着给大伯吴富根打了电话,这是她第一次告诉亲人她生病了。大伯知道后哭着说,要这么多钱,肯定病重了,他会想办法在家帮她借钱治病。
实际上,在吴花燕高三弟弟生病时,她的身体就有过征兆。她发现自己脚上总是会莫名其妙长出脓包,还会大量脱发,眉毛也没能幸免。可吴花燕不敢去看病,因为她真的没有钱去治疗。
“姐姐,你不是想早点好起来,要去参加明年6月份的专升本考试和9月份的会计证考试吗?你不要放弃呀,虽然我们爸妈不在了,可是我成年了,我打工赚钱救你呀。"说着说着,这个大男孩早把脸颊哭花。没想到当年躺病床上的和坐病床边上的姐弟两人,在短短三年后互换了身份。
入院一个多月后,在经过多学科、多地医院医生会诊后,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吴花燕被考虑诊断为早老综合征(HGPS)。
“病房里的54块天花板,他们就像在书写着我的命运一样,都有不同的命名。”
临终前两个月,吴花燕数着病房天花板彻夜难眠,那是凌晨四点。远方,脚下,幻想,事实…无数的概念包裹着她,她有着厚实的灵魂。她的微信名字叫”长安“,写诗的笔名叫燕子。在采访中,吴花燕曾说,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读书,写诗,令她感到快乐和开阔,那是它向往的生活,只有诗歌能够安放异乡人的灵魂。”
她是一个自尊自爱、美得像诗的少女。但围绕着她的却是各种阴霾和疑云,让她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成为惨烈、苦情新闻故事和喧嚣、混乱慈善捐助里的悲情主角。
“每天只有2元钱吃饭”“用糟辣椒拌饭5年”确实是她所经历最苦的时刻,但她从来无意于以此为卖点来博取大众的同情心,而是想着“每个人都不容易”在编辑众筹文案前整夜整夜失眠,迟迟无法按下发送键。然而媒体却尽可能地在抓拍着她虚弱不堪的样子,让“不堪与伟大”对举,不断蚕食着她的自尊。
尽管吴花燕始终被媒体折磨着,但对大家心怀感恩的她,顶着虚弱的身体,也要接起每个前来关心的问候,尽力地解释媒体所夸大渲染的“热点”究竟是什么样。
2019年12月初,吴花燕收到男孩写来的“最后一封信”。收到这封信的次日,12月3日晚,吴花燕发了一条朋友圈:从病床上爬到窗户边,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多么想他们来告诉我兰州还会再下雪,我等的人还会再回来。
曾经,在晚上压力很大时,她会和他聊天聊到凌晨都不想挂电话。
能支持她坚持这么久的坚持,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此后,原本所有人都以为身体开始好转的吴花燕情况直线下降,奄奄一息。
在2020年,1月13日下午,吴花燕经多次抢救后因心脏衰竭而离世。生前,她向盛华学院副校长杨绍先和弟弟吴江龙都多次表达过想要捐赠遗体的心愿。
她的遗体最终捐献给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供教学、科研及医疗之用。“姐姐走得很安祥,按照姐姐的生前遗愿,我们已将她遗体捐献给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供教学、科研及医疗之用”,1月14日15时在遗体捐献仪式上吴江龙流着泪说,姐姐生前多次说过,虽然家庭不幸,但有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她很温暖。
吴花燕在一首题为《远方》的诗中,写道:“最后,我将回到云贵高原,在贵州最高的屋脊,种上一片深蓝色的海洋;在那里,会有一艘丰衣足食的小船,带我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