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沪收复水洛城
刘沪收复水洛城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一O四O),宋夏交兵,将门之后刘沪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被朝廷任命为渭州瓦亭兵马监押,兼任静边塞主。翌年春,宋朝大将任福兵败好水川,力竭殉国,八万人全军覆没。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渭州至秦州防线骤然紧张,形势岌岌可危。为挽救颓势,宋廷有识之士提出联蕃制夏之方略,并把目光聚焦在介于渭州和秦州之间之军事堡垒水洛。水洛历史悠久,秦汉设亭,魏晋以来史不绝书。此地据秦渭各二百余里,东西呼应,成犄角之势。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蕃汉杂居,为氏酋铎斯那所据。欲屏障西陲,襟带陇上,必先收复水洛。刘沪将军重任在肩,别无选择。
庆历三年(公元一O四三),刘沪进兵威戎,购田屯垦,作久留之状,又暗中游说铎斯那,促其归附宋朝。慑于刘沪威名,铎斯那表面上虚与委蛇,佯作趋附,实则暗怀鬼胎。受边帅郑戬之命,刘沪于是年冬率军到达水洛,欲接收氏酋献地。
古语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铎斯那反复无常,阴谋叛。乘夜幕掩护,调集数万人马包围刘沪大营,并纵火焚城,呐喊助威,企图全歼宋军。刘沪仅带一千余军马,方圆数百里内无一援兵。形势于宋军而言危如累卵,然而,刘沪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命令军士坚守不动,只等天明。为稳定军心,故意坐于胡床之上,谈笑自若,筹划自如,儒将风度儀然。曙色微露,将军遂一声令下,宋军中心开花,四面出击,以一当十。氐兵虽众,不过乌合,不堪一击。铎斯那带领残兵败将狼奔豕突,顺南川逃窜。刘沪抓住战机,紧追不舍。铎斯那穷途末路,在石门口跪地乞降。刘沪乘势收编其全部降卒。从此生面别开,秦渭之间畅通无阻,宋夏之间的强弱胜负发生了重要变化。
本文来源于《庄浪掌故》
作者简介:
张明珠,庄浪大庄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之友》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研究省市级课题四项。业余爱好文学,尤其留意地方文史的学习与探索,穷三年时光,完成《庄浪掌故》写作。现为水洛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