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法国元帅贝当投降德国,让法国不战而败,他结局如何
二战时法国元帅贝当投降德国,让法国不战而败,他结局如何
古有南宋奸臣秦桧,被俘期间为求自保对金人摇尾乞怜,返回朝堂后,又在抗金战争时主张议和,甚至谋害了抗金大将岳飞,其死后被“追夺王爵”,“改谥号为‘缪丑’”,双膝被碾碎,至今长跪于英雄坟冢前忏悔;近代有叛徒汪精卫,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投靠日本人,与日方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出卖国家领土主权,其最终客死东瀛,被掘坟毁尸,落得无处葬身的下场。
亨利·菲利浦·贝当,是法国的陆军元帅,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为法国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更令人关注的是他作为民族英雄,同时又是叛徒的矛盾身份。二战期间,贝当投降德国,让法国不战而败,而他也沦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罪人,从万人敬仰的英雄变成了受人唾骂的叛徒。他究竟做了什么呢?身份如此矛盾的他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贝当是法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政治家,他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后又在高级军事学校深造,有着非常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二战开始之前,贝当在法国就已经声誉大振。
前统帅福熙离职后,他自然而然成了所有军事思想的最高掌权人。尽管他极力主张修筑马其顿防线,但不幸的是让法国军官一直引以为傲的马其顿防线还是在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进攻法国时崩溃。德军直入法国腹地,法军措不及防,溃不成军,国内局势乱成一团。贝当奉命回国并出任副总理以稳定时局,团结国民。在商讨是否继续同德军作战的问题上,以贝当为首的主和派最终战胜了以总理为首的主战派,总理雷诺黯然下台,法国向德国投降。
同年六月,贝当宣布法国停战并同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与德军在法国组建了维希政权——法西斯在法国的统治工具,他本人出任总理。贝当的做法,无疑在昭示法国人民已经放弃了斗争,法兰西共和国不战而降。但他却坚信这是捍卫法国的尊严与荣誉、保全法国所必须采取的与德国“合作”。更甚的是,基于其在法国的地位以及他在法国民众中极高的威望,除此之外,还有法国人民“战争必败”的心理,很多人选择支持他这一耻辱的决定,跟随贝当误入歧途。法德双方代表亲自到达贡比涅森林协商法国投降一事,经贝当同意后,法德在“福熙车厢”屈辱地签订了停战协议,法国被迫“匍匐”着接受了屈辱的停战条件,裁减军队、与德国进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
毋庸置疑,贝当的这一行为就是在卖国。昔日的民族英雄正在人民眼中日渐沦为国家叛徒。众所周知,凡尔登战役又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而贝当在一战中带领法兰西人民取得了凡尔登战役的胜利,使法国免于被人奴役的命运,成为了“法兰西的救星”,他的军事才能确实非同一般。但是很显然,一个人注定不能同时坐两把椅子。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主张的投降主义、合作主义,让法国丧失了民族主权,任由侵略者践踏欺凌。而他的维希政府,甚至还替德军镇压统治区域内一切的反德活动。他如同一个傀儡,公然向自己的人民施暴,逼迫他们向法西斯卑躬屈膝。
1943年年底,贝当在给希特勒的信中,允许德国随意改变法国的一切法律。1944年6月,盟军登录诺曼底时,希望触手可及,而贝当却要求法国民众不要采取任何行动,遵守秩序,服从德军的一切指示。英雄老矣风采不再,只剩下昏庸与无能,对民族的信仰丢失,只能匍匐着听从侵略者的呼来喝去。显而易见,贝当已经彻底沦为卖国贼。八月,戴高乐解放了巴黎,法国人民终于在压迫中迎来了黎明。此时,贝当企图和平移交权力给戴高乐但却遭到了戴高乐的果断拒绝。德国投降前夕,贝当终于意识到德意志和维希政权的统治已经日薄西山,遂向法国临时政府自首,后被关押入狱。
1945年7月23日,昔日的英雄在“万众瞩目”下接受了法国最高法院的审判并被处以死刑,其罪名是通敌卖国,而他本人也成为法国“民族的败类”。80多岁的他虽然免于死刑,但终生被监禁于戴尔岛上。1951年6月,其又被转往大西洋比斯开湾的耶岛监狱,风烛残年的贝当在狱中凄惨辞世,结束了其坎坷矛盾的一生。贝当曾是法兰西的救星、民族的英雄,遗憾的是,晚年的他一步步沦为软弱无能、被人唾骂的“民族的败类”,最终凄凉惨死,令无数人唏嘘喟叹。这也正警醒人们,爱国是每一个人的神圣使命,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谁背叛国家,谁就将受到人民的唾骂,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任何事情都可以原谅,唯独背叛不可原谅。”参考资料:《宋史秦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