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害怕的中国将军(盘点抗日时期日本人最怕的中国将军)
日本人最害怕的中国将军(盘点抗日时期日本人最怕的中国将军)
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的77周年,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长达14年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每当人们回忆起这段历史,都不禁会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
然而,在抗日战场上,日本侵略者不仅畏惧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中国人民,在面对以下这四位抗战的中国将领时,更是格外胆寒。那么,这四名中国将领分别都是谁?他们各自在抗日战场上做出过怎样的贡献?
(抗日战争)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日本军队最害怕的四位中国将领。
第一位:聂荣臻
日军害怕的第一位中国将领,就是八路军115师的副师长,平型关战役的指挥员之一:聂荣臻。
(聂荣臻)
1937年7月7日,日本酿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8月25日,昔日红军的主力部队:红一方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林彪担任师长,聂荣臻担任副师长。1937年9月,115师跨过黄河,向山西省挺进,准备阻击日军。
抗日战争爆发之初,日军自恃装备精良在正面战场上势如破竹,前线溃败的国民党军队直呼日军“不可战胜”。面对着来势汹汹的侵略者,林彪、聂荣臻沉着应对,命令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省东北部的平型关设伏,痛击途径此地的日军。经过10天的激烈战斗,八路军115师以500人的伤亡代价,毙伤日本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2952人,史称“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自全面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它挫败了日寇入侵山西的计划,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军民士气为之大振,主要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林彪和聂荣臻在此之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
遗憾的是,在平型关大捷后不久,林彪在一次行军的途中被阎锡山手下的一个哨兵打伤,从此淡出了抗日战场。八路军115师的指挥工作,交到了聂荣臻和罗荣桓的手里。聂荣臻并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率领八路军115师挺进敌后,开辟了赫赫有名的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截至1939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有72县,1200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是除陕北抗日革命根据地之外,我党建立最大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开辟后,许多赫赫有名的抗日战役都在此打响:如1939年的反冬季扫荡战役,1939年11月的黄土岭战役,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1942年的秋季反扫荡战役等等。
(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
在日本侵略者看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他们的肘腋之患。而在中国人民的眼中,晋察冀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面屹立不倒的民族旗帜。在今天,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因为《亮剑》等著名抗日影视作品,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更难能可贵的是,聂荣臻作为一名中国的抗日将领,还得到了日本的格外尊敬。1940年8月,聂荣臻在河北井陉救下两名在战火中走失的日本孤儿,并将这两名日本孤儿归还给日军。其中,一名叫美穗子的日本孤儿活了下来,并在1980年举家访问中国,感谢聂荣臻昔日对她的救命之恩。
第二位:李宗仁
李宗仁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是国民党方面抗日将领的代表,他因参与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被世人熟知。晚年的他,不顾蒋介石的拉拢,冒险归国,为国家的统一付出了毕生心血。
(李宗仁)
早在1937年日本酿造卢沟桥事变之前,李宗仁就看出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在1936年6月发表《我的主张——焦土抗战》一文,呼吁中国军民团结一心,驱逐日本侵略者,并从经济、军事、民心等多个角度指出,只要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毛主席日后的《论持久战》一文,也从中吸取了部分灵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宗仁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保卫津浦铁路,防止日军进犯南京。1938年3月,日军南下抵达徐蚌门户台儿庄,双方一场狭路相逢的较量在这里就此展开。
(台儿庄战役)
经过1个多月的激烈战斗,国军部队以5万人伤亡的代价击溃日军板恒征四郎、矶谷廉介两个旅团的精锐部队,使敌军付出了2万4千余人伤亡的代价,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李宗仁又参与指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在徐州突围战役中,李宗仁镇定自若,成功使60万国军士兵突出日本包围圈,为抗日战争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李宗仁指挥的两次会战中,国军未曾出现过如同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时那样大规模逃亡的现象,这让一贯认为国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的日军将领都不得不感叹李宗仁带兵有方。
(李宗仁)
事实上,李宗仁确实与其他的国民党将领有着诸多的不同:在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时,他命令国民党士兵“宁可啃树皮,坚决不扰民”,使国民党军内风气为之一新。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李宗仁招致了蒋介石等国民党政要和将领的猜忌。1943年底,蒋介石将李宗仁从第五军区司令长官调至汉中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明升暗降,夺去兵权,亲手为日军除去了令他们胆寒的将领。在此之后不久,国民党就迎来了豫湘桂会战的惨败。
(李宗仁在台儿庄)
解放战争爆发后,李宗仁曾一度派遣出国民党代表,与我党进行谈判,早日结束解放战争,恢复国内和平,但在蒋介石的多次阻挠下最终未能成功。1965年,李宗仁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大陆,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付出了自己的毕生心血。
第三位:彭德怀
日军第三位感到害怕的将领,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抗日战争中进行敌后抗战的代表将领:彭德怀。
(彭德怀)
1937年8月22日,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分别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副指挥。自此,彭德怀承担起了统筹八路军整体进行抗日作战的工作。1937年9月,彭德怀协助朱德,参与了平型关战役和忻口战役的军事部署,使我军这两场与日军的初次交手均取得了胜利。
1940年4月中旬,朱德因工作调动从洛阳返回延安后,彭德怀成为了八路军实际上上的全权指挥员。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各个部队,在华北地区对日军的交通枢纽、后勤补给进行了大规模突袭行动,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结束后,日伪军总计被歼灭5万余人,44681米的铁轨被破坏,146公里电线的电线被切断,日军依赖的井陉煤矿至少半年无法再进行产煤,日军侵占中国领土资源,试图“以战养战”的计划濒临破产。
承受严重损失的日军,从此不得不重视起八路军这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战力量。1941年担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的冈村宁次都不得不发出感慨,认为装备相对粗劣的八路军,战斗力远远胜过国民党军队,是日本军队将要面临的中国主力。
(进行大扫荡的日军)
1941年,日军为报复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在日占地区开展起了所谓的“加强治安运动”,并对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彭德怀所在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指挥所遭到了日军的突袭,但在彭德怀的英勇指挥和八路军战士的拼死保护下,彭德怀最终平安突出重围。此后,日军一度以万两黄金悬赏彭德怀的人头,这足以证明日军对彭德怀的重视程度。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之际,彭德怀率领八路军,对敌伪进行战略大反攻,使八路军西北、华北的抗日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日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位:毛主席
日军最感到害怕的中国将领,是毛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的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更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毛主席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灵魂,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和朱德一起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术方针,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的各种抗战活动,正是对毛主席和朱德这十六字游击战术方针的实践,这让装备、训练均不占优的人民抗日武装,拥有了以小博大的力量。
毛主席还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为数不多看出日本必败的中国军事家。当日军在华东战场势如破竹,汪精卫公然叛变投敌,国内对抗日战争的未来倍感悲观之际,毛主席于1938年5月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指出中国人民必然将是这场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者。
(毛主席在窑洞)
从那一刻开始,看起来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日本国力虽强,但终不过是一个资源、人力有限的撮尔小国。中国虽然自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但中国自古以来人丁兴旺,地大物博。只要以空间换取时间,坚持进行敌后抗战,四万万中国人民就必将是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
1938年1月,中国学者梁簌溟在访问延安,得知毛主席对抗日未来的看法时,不禁感叹道:“先生一言,正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自抗战以来,我还从未见过有如此精彩绝伦的文章和见地,先生真的是对抗日事业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第一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还留下了诸多让后世深思的为人处世哲理,这给予了中国军民强大的精神武器。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濒临破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得以保全。毛主席在1937年所著的《实践论》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这让大批抗日将领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缺陷,在前线的战争中历经锤炼,最终成为了令人民爱戴、令敌军胆寒的将领。
(毛主席在延安)
作为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在抗战胜利后并没有将抗日战争的功劳据为己有。毛主席说道:“人民万岁!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是让日本战败,并最终投降的根本原因。”
时至今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77个年头。但是,那些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抵御侵略者的英雄,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从抗日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共同反殖民、反法西斯的正义事业,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