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与麻城
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与麻城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曾担任魏国太医令。在汉末战乱中,他不遗余力收集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使仲景学说得以传承。王叔和晚年寓居麻城,除传承仲景学说外,还著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被誉为“中华脉祖”。
为传扬王叔和中医药文化,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王叔和研究会和王叔和学术传承基地,开展王叔和医药文化和《脉经》研究,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
为让更多人认识王叔和、学习王叔和、研究王叔和,即日起,本公众号开辟【走近王叔和】专栏,陆续刊发各界研究传承王叔和中医药文化相关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王叔和与麻城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他生于汉末乱世之中,一生颠沛流离,或受学于张仲景,曾担任魏国太医令。张仲景去世后,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在战乱中散佚,王叔和不遗余力进行收集整理和编纂,使仲景学说得以传承。王叔和还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著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被誉为“中华脉祖”。由于正史无传,王叔和一生医事行踪一直都是个谜团,但一些资料显示,王叔和晚年寓居并殁葬麻城是有一定根据的。发掘麻城与王叔和的关系,对研究王叔和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学术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一、王叔和生平简介
王叔和名熙,高平人。由于王叔和的生平事迹史书没有记载,对其生卒年和籍贯没有确切的资料作为依据。一般认为,王叔和生活在公元三世纪,主要活动在汉末、魏、晋三个朝代,其生卒年在180-280年期间,有的干脆认为201-280年。对其籍贯,一说为山西高平,一说为山东邹城。余嘉锡等考证王叔和与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同族,在汉末依附刘表。刘表去世后,曹操征荆州(治在今襄阳),王仲宣鼓动表之子刘琮归附曹操,王叔和亦与王仲宣同归曹操,并得到曹操集团赏识,王叔和后来成为魏太医令,与此有较大的关系。
按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所讲,《伤寒杂病论》稿本在206年以前基本完成。但由于当时印刷术不发达,纸张还没有大量应用,从《伤寒杂病论》以条文形式写作来看,张仲景的原始医书应该是简册。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后,由于连年战乱,仲景医著在传播中竹简破旧,或传抄讹误而残损不全,或时局动乱散佚到各处。王叔和与张仲景的弟子卫汛友善,在仲景生前,王叔和或因为这层关系曾受学于张仲景,所以,王叔和深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价值。有人考证,华佗临死前对狱卒说的“此活人书”就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王叔和担任魏国太医令后,利用太医令的便利,广泛收集仲景散佚的著作,对其进行编次和整理,将《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变成治疗热性病的《伤寒论》和治疗杂病的《金匮要略》。
大概是为避祸或避战乱,中年以后的王叔和,辞去太医令,离开宫廷,一路南行,最终选择在当时的弋阳郡西阳县(今麻城)定居,一边行医治病,一边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著述《脉经》。
二、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
王叔和生活的公元三世纪,是一个妥妥的乱世,战争和瘟疫像两条铰链套在人们的颈脖上,稍不留意,不是被战争绞杀就是被瘟疫吞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曹植《说戾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是瘟疫对人的影响。还有战争,如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之后,三国之间四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更是从没有停止过。战争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田地荒芜,民生凋敝。资料显示,公元156年全国人口有5007万,到了公元265年,全国人口只有767万,100年时间人口不仅没有增长,相反减少了五分之四。战争、瘟疫、饥荒,让生民流离失所。
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加上政治局势混乱,身在朝堂,有朝不保夕之虞,让王叔和萌生退意。
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之二是麻城独特的地理环境。麻城地处中原腹地,大别山深处,吴头楚尾之间。三国时,麻城属弋阳郡西阳县,属于魏国的边界。西晋建国伊始,由于国力有限,并没有立即征讨东吴。麻城由于地处长江之北,山高皇帝远,地方偏僻而社会相对平静,加之麻城山区地理环境和气候宜于避难与居住,这是王叔和选择隐居麻城的重要原因。如果过江则到了东吴辖地,那样就无从谈起避难。
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之三是,王叔和年轻时做过军医,可能随大军征讨到过长江中下游大别山一带,对这一带的风物人情有一定了解,在当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和饥荒,王叔和没有回老家之想,就选择在此居住下来,颐养天年。
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之四是,政局动荡,随流民流落至此,因为某种原因选择安居下来。
王叔和流寓麻城的可能原因之五是,士人的归隐情结。魏晋时期尚清谈之风,读书人看到朝政昏暗或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时,往往想到寄情山水而隐居。王叔和与其它士人一样亦有归隐情结。但王叔和与其它士人归隐不同的是,并非真隐,而是利用自己的医术,一边著书立说,一边为底层百姓治病救人。
三、王叔和在麻城的证据
(一)《王氏族谱》关于王叔和墓的记载
在麻城市白果镇胡家楼子村,有一座山叫做老爷山,老爷山上有一座古墓,村人谓之药王墓,墓葬者为魏晋名医王叔和。王叔和墓附近有一座庙叫药王庙,几千年供奉着药王王叔和。毗邻王叔和墓还有一个村子,叫药王冲。药王冲住着的全是王姓,自称是王叔和后裔,在此世世代代守护着祖墓。
最早的药王冲王氏创修谱为道光二年(1822)。进士蔡古松领修。蔡古松系药王冲王氏族长王士毅外甥,其在谱序中说:
“余母族王氏,晋神医,敕赐药王。王公自叔和。公之苗裔也,历传自五代,至唐、至五季而宋、而元、而明、而清,十有余朝,千有余岁矣!通邑称为老户……”
蔡古松氏在创修药王冲王氏族谱时,由于年代久远,从叔和公到元大德年间子林公一千余年谱系世次错乱,“求其完备,势不可能”,只好以王叔和为远祖,以子林公为一世祖。王氏创修谱对王叔和和子林公这样记载:
【叔和公】
生卒未详,葬老爷山下
祖,西晋人也。世居山西泽川府高平县。及元帝渡江,五胡乱华,北方震荡,祖乃渡河南徙避居于此焉。外人有据野史谓祖迁徙豫章(属今江西)者,不知江西之名豫章乃其后也。《春秋传》:吴伐楚,自豫章与楚夹汉。杜注:豫章,汉东江北地名,今考舆图,惟黄麻等处实当之然。然则,此处之为豫章,已先江西而得名,而谓我祖之居豫章者,益可信其实居于此也。
祖以神医寿世,朝廷敕赐“药王”,今药王坟、药王庙、药王冲其各所由来也。历传至宋,子孙绵延不绝,但国祚屡迁,兵燹屡炽,谱牒失散,世系难稽一线之传,至元乃有子林公,今合族群奉为一世云。
【子林公】
祖,元人也。上接叔和公,历有年所矣。中间瓜绵椒衍,祖人名目应至数千,然屡遭兵乱,谱牒遗忘,求其完备,势必不能。我辈少时,犹见琼占公所辑祀本,于子林公前所载名目亦不下千余,因世次莫辨,族内有狂夫嫌其倒乱,取而焚之,无一存者。
幸存林公祖一脉派行,世系班班可考。但与叔和公隔远,只传以叔和公为远祖,而以子林公为一世,一以寻其源,一以开其流云。
祖,秉性聪明,于书无所不读,学问既成,将持此以问世,见元运将尽,乃退于山林焉,其初,讳政,后改讳子林,字君怀,有(又)以夫。
两则记载,一是考证了春秋时的“豫章”与后来江西“豫章”范围的不同,外人所传王叔和迁徙到的豫章,实际就是今黄麻。再则是说清了为什么以叔和公为远祖、以子林公为一世祖。原因并不是叔和公至子林公祖人世系没有记载,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屡遭兵乱,导致谱牒遗忘和错乱,要原原本本说清,已经不可能,只好以叔和公为远祖,以子林公为一世祖了。
民国六年(1917)王氏续修宗谱时,王氏姻亲蔡春坪在谱序中说:
“同里王氏自远祖叔和公,当五胡之乱,由泽州避地来楚,注籍麻城,递传至子林公,几历千载,其间兵燹迭遭,国祚屡易,旧谱散佚,系世不祥。子林公以后瓜绵椒衍,户析支番,本本原原,了如指掌……”
再次指出远祖叔和公因为战乱,注籍麻城的事实。
(二)《麻城县志》的记载
光绪二年(1876)《麻城县志·丘墓》记载:名医王叔和墓,在邑南三十余里之青龙区。相传公系本邑人,为一代医宗,著有《脉诀》诸书行世。后人钦慕之,名其地为“药王冲”。
光绪二年以后的历版县志,都记载了王叔和墓葬麻城的情况,内容大同小异。
(三)对王叔和墓的考证
除湖北麻城有王叔和墓的记载外,湖北襄阳亦有王叔和墓。王叔和青壮年时期在襄阳生活过是不容置疑的,襄阳至今有很多王叔和民间故事传说。最早记载襄阳有王叔和墓是同治十三年(1874)《襄阳县志》。在《襄阳县志·人物志·流寓》:“晋,王叔和,为太医令。晋乱,侨寓襄阳。”同志《地理志·古迹附陵墓》:“晋太医令王叔和墓在岘山。墓碑及墓明(铭),隆庆六年(1572)良医正江西浮梁凤冈金尧谟立,范于野题,今于路旁树碑识之。”
从县志载入的时间看,《麻城县志》与《襄阳县志》时间差不多,一个1874年,一个1876年。从《襄阳县志》记载的王叔和墓的情况看,岘山王叔和墓立碑于1572年,由当时王府的医务主管金尧谟所立,碑铭题字者为范于野。至于当时这个墓是一座古墓还是为纪念王叔和对襄阳医学的贡献,而立一个衣冠冢没有说清。现存的襄阳王叔和墓是1983年由襄樊市文物局立,标准的衣冠冢,虽然也在岘山,但不是隆庆年间的那个墓。隆庆墓早毁而不存了。
(四)宋大仁先生对麻城王叔和墓的记载
宋大仁是近代著名的医史学家。1961年宋大仁函请湖北新洲县委卫生科调查王叔和墓(麻城王叔和墓与新洲接壤,宋先生以为王叔和墓在新洲地界),新洲县委卫生科按照宋先生的要求,对药王墓进行了详细的史迹调查,并摄得照片多张。据宋大仁1980年发表在《中医药学报》“伟大医学家王叔和的生平与遗迹的考察并论述其脉学成就”文章记载,王叔和墓“现场调查报告:墓前的建筑物已被拆毁,规模表面呈现不大,式样古老坚固,相传由皇家主持,厚礼安葬,分为前后两层。棺椁是铁链吊起的,里面还有殉葬的东西,墓前原有两块石碑,现在一块已破碎,另一块下落不明。现在墓的本身还剩有两个圹洞存在,洞深约七八米,高约四五尺,洞底的石板平铺,周围的砖砌围墙,仍未损坏……”
新洲县委卫生科对王叔和墓的调查报告记载得很详细,宋先生对王叔和墓葬新洲(麻城)是基本认同的。宋先生还根据麻城药王庙王叔和像,对其以前画的王叔和像进行修正。宋先生说:“结合其性格、品德、官职等记载,加以考证,重为王叔和造像,比以往的画像更佳。”
四、王叔和《脉经》或成书于麻城
王叔和《脉经》是一部划时代著作。《脉经》不仅汇集了魏晋以前脉学理论的最高成就,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佚医书珍贵资料,同时,几乎转录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大部分内容,成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古传本之一。
《脉经》的成书时间无考,但《脉经》成书于王叔和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是肯定的。皇甫谧《甲乙经·序》说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很显然,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是在任魏太医令后,正是利用担任太医令的便利,好收集仲景遗论,加以校订编次和整理补充。王叔和担任魏太医令时间虽然无考,但应该是在其中年医学生涯鼎盛时期,即公元240年前后,或许还要稍晚些。一般认为在公元250年以前。
王叔和在《脉经》自序中说:“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从这段文字看,《脉经》不仅收录了《内经》以来到张仲景、华佗等人的著作外,还有“王、阮、傅、戴、吴、葛、吕、张”等前贤和时贤。考察这些名医,其中吴指吴普,吕指吕广,吴普为华佗弟子,吕广为三国时孙吴人,在赤乌二年(239)担任吴国太医令。王叔和《脉经》引用这些时贤的著作,《脉经》著述的时间肯定比这个更晚。此外,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只提到王叔和整理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王叔和著述《脉经》只字未提,有种可能是这个时候王叔和《脉经》并没有成书。《甲乙经》成书时间为公元260-263年。
公元263年正是王叔和晚年时光,那个时候他可能正隐居于麻城。王叔和《脉经》成书于麻城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