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郭沫若去世后,与他相守半生的于立群,为何选择自杀?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郭沫若去世后,与他相守半生的于立群,为何选择自杀? 自古才子多风流,在中国文坛,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数男才女貌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近代社会,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才子,不仅

郭沫若去世后,与他相守半生的于立群,为何选择自杀?

自古才子多风流,在中国文坛,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数男才女貌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近代社会,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才子,不仅留下了众多无数人为之追捧的话本小说,自己也是风流多情,周旋于众多女子之中。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今天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则是他的妻子,著名书画家于立群。而两人在相伴40余年后,于立群竟然选择追随郭沫若而去,自尽离开了人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家教良好,能歌善舞

于立群,1916年出生在广西贺县一个官僚家庭。 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榜眼,历任广东学台、驻德大使、吏部侍郎等官职,后任李鸿章幕僚长达十余年,官至从一品,对两广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于式枚笃信佛教,终身未娶,后收养了胞弟的儿子于孝侯,这便是于立群的父亲。 她的母亲也同样出身显赫,外祖父岑春煊官拜两广总督,光绪26年曾经力排众议从兰州北上救驾“慈禧”,因此一路青云,成为清末最显赫的重臣之一。

于立群的母亲共生育了五女一男,于立群排行第三,她的长姐是于佩琛,也就是于立忱。 民国之后,于家家道中落,母亲带着幼子幼女去上海投奔外祖父,后于立群也前往上海和他们住在一起。

于立群外貌秀美,性格活泼,深得外祖父宠爱。十四岁那年,她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剧社,后又进入了上海电影学院,演过话剧,也拍过电影,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红星。

从上不难看出,于立群家境优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于生活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而且她的性格奔放,容易与人相处,这也使得她的生活过得顺风顺水。 她会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愿意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为她后来的生活轨迹埋下了伏笔。

遇见爱情,一见钟情

于立群第一遇见郭沫若,她才二十岁不到。 当时的她给郭沫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袭蓝布衫、梳着当时流行的两个麻花辫,皮肤泛着健康的亮色,完全不像那些流行的女明星那样娇柔做作。

郭沫若对于于立群一见倾心,不仅因为其外貌秀美,也因为在她身上可以到她大姐于立忱的影子。 原来,郭沫若曾经和于立忱还有一段情。 于立忱是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曾经因为共产党的身份被捕,出狱后为《大公报》工作。

1934年,于立忱得了肺病,她靠着工作津贴,一边去日本治病,顺便也担任《大公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她在东京的住处和当时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家相去不远,两人就因此开始了交往。

虽然那时郭沫若已经有了日本妻子,并且还有了几个可爱的孩子,但是他依然对于立忱一见钟情。一个浪漫多情的才子,一个才华横溢的记者,在东京这个地方发展出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可惜这终究超出了世俗可以接受的范围。

故事最终也以悲剧收场,后来《大公报》不再负担于立忱在日本的费用,她只能无奈回国。 疾病缠身让她郁郁寡欢,最后竟走上了自缢的道路。

后来,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也抛下了在日本的妻儿,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也就促成了他和于立群的相遇。

因为这层原因,于立群和郭沫若的交往渐渐多了起来。当时,郭沫若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文学家和社会学家,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他年长于她24岁,因此于立群对郭沫若非常尊敬,把他当成了一个交心的长辈。

其实故事发展到这里,一对才子佳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对于彼此又都尊敬喜爱,这也为他们将来相伴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可惜的是,我们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想到故事的结尾。 并非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着令人艳羡的结局,世事的无常才让人唏嘘。

丧夫丧子,自尽身亡

抗战全面爆发后,于立群参加了抗战演出队,跟随郭沫若辗转多个城市,相处久了,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于立群就搬到了郭某若租住的地方,两人开始同居生活。 他们两人共生育了四男两女六个子女,相伴四十余年,于立群也成为了郭沫若最后一位夫人。

在和郭沫若同居之后,于立群渐渐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反而担任起了他的私人秘书的工作。她帮助郭沫若抄写各种文稿、查找资料、接待来往的宾客,整日里都非常忙碌。 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投身女性运动,并且帮助筹集经费和医药物品,用以支援战争需要,生活过得十分辛苦。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立群依然竭尽所能,把自己的几个子女培养成才。

但是文革的开始改变了一切,虽然被要求要受到保护,但是郭沫若一家依然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在两年时间,两个儿子相继离世,这让郭沫若和于立群精神受到极度创伤。

年事已高的郭沫若受不了打击,极度悲愤,在一年的时间连续七次进了医院,于立群也因为各种原因多次留院观察。 1978年6月,已经86岁高龄的郭沫若还是抛下了于立群,先走一步,撒手人寰。

悲痛万分的于立群在编撰完《郭沫若文集》之后,于次年二月自尽于北京老宅。

关于她自尽的原因坊间有众多猜测,一是说她受不了儿子和丈夫的相继离世,抑郁难耐,才选择随他们而去;也有人说是因为她在大姐的遗物中发现大姐曾经为郭沫若怀过一个孩子,但是郭沫若始乱终弃,才导致了大姐的自尽,这让她难以接受才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小结:

不过斯人已逝,再多的猜测也是徒然。 对于于立群来说,她原本可以有着自己的事业,从事热爱的工作,但是因为郭沫若的原因,她自己渐渐沦为其附属品。

其实于立群本人也有着很高的书法造诣,但是后人在提起她时,依然会称呼她为郭沫若的夫人。

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一定要有独立的事业,这样才会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在遭遇挫折和困苦时,才能更快的走出来,更快找到人生新的目标。于立群自杀的悲剧也在于失去了人生目标,因此在和郭沫若相伴半辈子之后,毅然选择了离开这个让她痛不欲生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