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真实事例!被花呗毁掉的年轻人,一个填不完的坑?!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真实事例!被花呗毁掉的年轻人,一个填不完的坑?! 8月的第一天,手机弹出来的通知告诉我,上个月,我又透支了。此刻忽然觉得钱包有点隐隐作痛。不过,这只是个“前菜”,每

真实事例!被花呗毁掉的年轻人,一个填不完的坑?!

8月的第一天,手机弹出来的通知告诉我,上个月,我又透支了。此刻忽然觉得钱包有点隐隐作痛。不过,这只是个“前菜”,每月10号的还款日才是真正的“判决”。

记得一开始我的花呗额度是两千,有天突然变成五千了,现在变成一万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马云爸爸成了我最大的“债主”。

蚂蚁花呗《2017 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平均每 4 个 90 后就有 1 个拥有花呗。在将花呗作为支付宝首选支付方式的人群中,90 后的比例是最高的,接近 40%。

买东西这件事,好像不用“花钱”了。

“这个月我要还近六千块钱,比我一个月工资还多。”朋友给我发来这个月的账单截图。

问她钱都花哪里了,“吃饭,逛街,看电影,打车,化妆品,衣服鞋子包包,也就这些,也没干什么特别的啊。”

我忍不住打断她,“花钱的时候没想着自己是不是买太多了吗?”

“喜欢的东西难道不应该马上拥有吗?下个月有钱了说不定我就不喜欢了,所以当然要趁着喜欢的时候买下来了。”

抱着这种想法,往往每次买的时候感觉就几百块钱,到最后发现,明明才花了几百块钱,怎么不知不觉这么多了!

我们早已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不带银行卡,买单的时候也不去看自己账户里还有多少钱。

其实她自己也清楚,用了花呗以后,冲动消费明显多了很多,跟风买了很多觉得“也就几百块钱”的东西回家,最后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用过一次两次就闲置下来了。

桌面上积灰的化妆品,和衣柜里穿过两次就不再见到阳光的衣服,都是冲动消费的产物,而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我们自己。

“喜欢就买,钱能再赚。”尽管不会买超出自己消费能力很多的东西,但是积少成多到最后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17年,各种校园贷款事件被媒体曝光,有学生为了买新款手机,借贷六七千块钱之后无力偿还,只能辗转于各种平台,最后利滚利欠债一百多万的,也有女大学生为满足消费欲望而裸贷,走上违法道路的,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学生身陷校园贷

借贷的低门槛导致它成了很多人满足欲望的最简便搭档。没有经济收入,无需财务证明,只需要一个身份证,一个手机号码,你就能借到款,如此简单,仿佛在告诉你,“口袋没钱也没关系,你想买就能买。”

结果往往是,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实际上拆完东墙补西墙,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口袋没有钱却想要满足超过自己实际购买能力的欲望,真的没关系吗?那些选择借贷的年轻人,看似“想买就能买”,实际上是满足了今日的欲望,却透支了明日的人生,把自己推进了深渊。

朋友拿到信用卡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置办了一台两万块的电脑。按他的工资水平,每个月存两千块钱的话,要买下这台电脑至少要一年时间。

“既然都是要买的,等一年后存够钱再买,和现在先买到手再分期一年付款,都是花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早买早用呢?”

在高中政治课上,我们都见过这样一幅图,画面上两个60岁老奶奶站在房子面前,一位说“今天终于住上自己的房子了”,另一位说“住了30年,今天终于还清房贷了。”

以前,分期付款购买房产是一种合理理财方式。如今,在年轻人眼里,大到买房买车,小到手机数码甚至日常开销都分期购买。

而这中间的很多消费都是为了满足膨胀的欲望。“大家都有,我总不能没有吧?买了两万块的电脑,还能用两百块的耳机吗?”

于是他很快又分期买了个三千块的耳机,接着是新上市的两千块的限量款球鞋……每个月工资刚发下来,就被银行划走,再想做点别的事情已经没有余额了。

多数年轻人只注重当下的快乐,被攀比之风裹挟,消费水准越来越高,却忘了自己是否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经济能力,从“月光”到“月欠”,习惯了每月负债的生活,忘记了“温水煮青蛙”的教训。

不久前,腾讯发布了一份《00后研究报告》,报告中显示,00后平均存款约1840元,约为90后平均存款的3倍,90后平均存款约815元。84%的00后表示“不会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他们知道自己能够消费得起什么,消费力不足的时候先靠自己。

《00后研究报告》内页。

看到这份报告,很多90后自嘲又拖大家后腿了,每月都是负债怎么还有815元存款呢?存钱,不存在的。

父母一辈总说,“你要是不存点钱,将来有急事情要用钱怎么办?”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或许和成长环境有关,他们那一辈物质条件差,经历过太多疾病和动乱,生活没有保障。

而现在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年轻人并不会考虑到“紧急状况”,而是有多少花多少,甚至动用花呗、借款平台等超前消费,至于存钱,随缘吧。

“赚钱就是用来花的,大不了问家里要。”长不大的年轻人有父母做靠山,“莫愁前路没钱花”。可一旦养成了不断透支欲望的消费习惯,这条欲望越来越多、负债越来越多的路又能走多久?

努力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本无可厚非,只是当欲望在一次次透支中膨胀,为永不满足的欲望填坑就变得越来越难,你还能过回不被欲望支配的人生吗?

2

唐玲说,刚毕业的时候,别人都攒钱,自己不愿意,想着:读书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在自己可以赚钱了,为什么不能活得潇洒一点呢?

想吃就吃,想玩就玩,自己赚的钱,就算攒下来,也买不下来一个卫生间,不如,换个快活。

每个月,前半月是皇帝,说走就走;后前半月啃馒头吃榨菜。

日子就这样流水似地过去了。

某一天,哥哥打来电话,说爸爸住院了,让她赶紧回来,存了多少钱,也都拿回来。

唐玲立刻就懵了,她觉得,这种事情离自己好远呢,爸妈才五十来岁,身体一向硬朗,怎么这样的事情会空投到自己身上呢?

说到钱,那些胡吃海喝的钱,怎么一下子就要用来换命呢?已经是下半月了,唐玲身上不到一千块钱。

好不容易和几个朋友凑了三千块钱,到了医院,就看见哥哥在病房门口蹲着,胡子拉碴,像一个被抛弃的孤儿。

妈妈在家里,不敢让她来,生怕有个事情,要救两个。

哥哥说,爸爸是急性心梗,需要马上做手术,医院在等着交押金,钱到位了,才会进一步治疗。

可是,哥哥刚刚买了房,生了孩子,除了贷款啥也没有。

唐玲拿出3000块钱,哥哥苦笑着说,这连一晚上都不够。

02

至今仍记得,那天医院的休息大厅里凉风嗖嗖的,兄妹俩打着寒颤,哥哥在楼梯间拼命吸一包廉价的香烟,唐玲一遍一遍地翻看着通讯录,不知道上哪去找钱。

当天晚上,爸爸急性发作,人走了,连那3000元也没消费,就离开了。

病房里好多人,唐玲连嚎啕痛哭的勇气都没有。那种感觉至今仍是锥心的痛。就像是,爸爸快掉下了悬崖,自己伸手去拉,抓住了,想要拉回来,自己没了力气,刚一停顿,人掉下去了。

为什么自己会没有那份能力呢?

公司也曾安排调岗,可以赚得更多一点,可是她觉得新的岗位离住的地方太远,开拓新的业务又免不了早出晚归,加班熬夜,不想自己过得那么辛苦。

花钱的日子,又总是比攒钱的日子好过,想着,自己也不想大富大贵,日子简简单单、任性一点就好。

可是,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好像只能承担顺境的生活成本,一旦发生变化,根本没有还击之力。

这样的生活,不是岁月静好,是苟且偷安;这样的生活,就是开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在道路上狂奔。

人的努力,真的应该趁早,当能力大于生活的风险的时候,即便路遇波折,也能及时止损。当能力向生活借贷之后,每一次索债,都是要倾家荡产。

努力要早一点,因为不知道亲人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不知道上帝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宽容。

03

唐玲在忙着赚钱的这些年,闺蜜乔娟一直在纠结。

二十几岁的时候,乔娟爱上了刘鹏。刘鹏说:我没房没车没存款,可是,我有一颗爱你的心。

乔娟没有起床,刘鹏买了包子在楼下等着,怕包子冷了,放在怀里温着。

乔娟喜欢的衣服,刘鹏省吃俭用几个月,悄悄地买来放在柜子里。

两个人一起吃饭,看乔娟爱吃,刘鹏就不动筷,乔娟吃饱了,刘鹏拿米饭和点汤汁一扫而光。

......

可是在公司,刘鹏永远是得过且过,领导看不到就睡觉打游戏唠闲嗑。每次涨薪水的时候,他都到处发邪火。说自己怀才不遇,公司老总有眼无珠。

不生气的时候,把乔娟宠上天,一旦生气发飙,什么话都说。回头自己消气了,就找乔娟道歉,认打认罚,怎么都行。

谁都不同意,可乔娟还是嫁了。

刘鹏说愿意把全部给她,可他的全部,连自己都养不起。

04

前几年,乔娟在父母和刘鹏之间摇摆,每天想着嫁还是不嫁。

后几年,在孩子和自己之间纠结,每天想着离还是不离。

一段支离破碎的婚姻,一颗疲惫不堪的心,一堆搞不定的操心事,一个越来越叛逆的孩子。

就像一艘破船,在风浪之中,自己不知道,那个舵盘到底还有没有用,也看不清方向,不知道该往何处走。

二十几岁爱错了人,没啥,哭一场、吼几次、出去走一走,总能将这些抛到脑后。

三十几岁了,发现自己进错了围城,想抽身,要想着孩子没爸爸,会不会有阴影,自己赚的钱够不够花;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如何能不让他们受打击。

如果有一天,到了他们离开的时候,总得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过得挺好,总不能带着惦记遗憾离开。

努力要早一点,才能选得对人,走得对路,二十几岁的愚昧和任性,都是三十几岁填不完的坑。

你的努力要趁早,不然,下一站,就要还这一程的债。债多了,就是还不起,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撑得起那么多幸福。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