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弥勒阿细跳月:东方民族的狂欢之舞

点击:163 来源:踏青网
摘要:弥勒阿细跳月:东方民族的狂欢之舞 2023年8月5日—12日,弥勒将举行“中国·弥勒第十一届阿细跳月民族节”,阿细跳月弥勒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阿细跳月的故

弥勒阿细跳月:东方民族的狂欢之舞

2023年8月5日—12日,弥勒将举行“中国·弥勒第十一届阿细跳月民族节”,阿细跳月弥勒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阿细跳月的故乡,许多人因为阿细跳月而来到弥勒、爱上弥勒。阿细跳月的美名传播四海,享誉海内外,今天我们就将为大家介绍这支来自东方的狂欢之舞,一起感受阿细跳月如火般的热情。

2008年,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阿细跳月彝族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的意思,因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起源

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有多种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个叫“木邓”的人钻杉木取火,为人们找到了保留火种的方法,人们欣喜若狂、拾柴架火,围着篝火跳舞共同庆祝,于是有了“阿细跳月”。

还有另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彝族阿细人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一边跳跃一边劳作。

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的基础上,增加了蹬脚和上肢左右甩摆、击掌等动作,因此逐渐形成了“阿细跳月”

分类

阿细跳月主要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即是早期的“阿细跳月”,曲调清幽悦耳,节奏舒缓热情。男持小三弦、三胡、笛子、月琴等乐器边奏边跳,女拍掌相对而舞。动作有踹脚 、拍掌、跳转、鹤步单腿等,舞步稳重,柔中有刚。

青年舞的主要舞步为跳步和三步乐,男子弹弦引笛,女子甩手转身拍掌迎男子而跳,所有动作皆来自双脚踏火似的弹力,基本动作有弹跳步、跑步跳、踹脚跳、转身跳、拍掌跳等。队形有纵横多排、大圆圈等。

常见伴奏有大三弦、竹笛(竹笛按音调分为大闷笛、高笛、中笛、低笛)、唢呐、哨子、木叶等。现青年舞还分为广场式和舞台式“跳月”。

“阿细跳月”成就非凡

阿细跳月在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美名享誉海内外。

1946年5月25日,在云南省圭山区彝族旅省学生会主办的“彝族音乐舞踊会”上,“阿细跳月”首次登上昆明舞台。1950年10月,“阿细跳月”作为西南晋京观礼代表团(西南文工团)的重点节目,第一次跳到北京,跳进中南海怀仁堂。

1953年,梁伦第一次带“阿细跳月”节目到波兰华沙,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阿细跳月”获得了金奖。至此,阿细跳月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发扬光大,生生不息。2008年,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1年11月至12月,以《阿细跳月》《阿细先基》为文化元素创作编排的无伴奏男女混声精品剧(节)目《嘎斯比勒》斩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金奖。

2022年,著名作家杨杨的作品《袁家骅:阿细人的“诗生活”》入选复旦版大学语文教材,阿细跳月走进高校教科书。

阿细跳月是极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群众参与性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强烈的感召力,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瑰宝,也是云南省享誉世界的民族文化品牌之一。

阿细跳月对于增强民族团结、进行民族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今,阿细跳月已走入更多的百姓家中,发展成既可以登台演出的民族舞蹈,又能在街头巷尾广为传跳的民间舞蹈。

听了上面的介绍,你是不是想立刻来一段热情似火的“阿细跳月”呢,机会来啦!!!

“中国·弥勒第十一届阿细跳月民族节活动”即将到来,歌舞悦动、篝火狂欢,就在8月5日至12日!届时将举办各种活动,为期一周的活动,每天都有各种精彩的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日程表

一、预热活动—本土歌手唱弥勒

时间:8月5日-8月6日(周六、周天)

地点:东风韵小镇、太平湖森林小镇、甸溪河湿地公园、红河水乡、儿童商圈、金辰时代广场、佛城商都

内容:歌唱“庆来故里、福地弥勒”。

二、中国·弥勒第十一届阿细跳月民族节开幕式游演活动

时间:8月7日(周一)19:00—21:30

地点:弥勒市文体中心足球场、文昌街、红河水乡

内容:文体中心开幕式现场,将有千人阿细跳月及主题歌舞表演。表演队分三组,一组在足球场内进行弥迪狂欢;一组由公交车摆渡至金龙宾馆,从金龙宾馆出发游演至文昌街内中心舞台处进行一轮表演和弥迪狂欢;一组由公交车摆渡至红河水乡,在红河水乡游演后到银杏广场上进行定点表演和弥迪狂欢。

三、文昌街区活动

01 “品味弥勒”美食大赛

时间:8月8日(周二)、8月9日(周三)下午19:30—21:30

地点:文昌街广场

内容:开展弥勒美食评比活动

02 “青青子衿 魅力弥阳”

汉文化展演活动

时间:8月10日(周四)下午19:30—21:30

地点:文昌街广场

内容:汉文化展演活动

四、红河水乡活动

01 弥勒传统美食展

时间:8月5日—8月9日

地点:红河水乡糖街

内容:游客可以在糖街品尝弥勒地道美食,在节庆的热闹氛围中感受舌尖上的弥勒,体验弥勒优秀、高质量的传统美食文化

02 儿童民族歌舞文艺演出

时间:8月5日—8月9日晚上19:30—22:00

地点:红河水乡钱王门内广场

内容:每晚展演优秀儿童歌舞表演节目

03 阿细跳月民族节音乐会

时间:8月5日—8月9日晚上19:00—21:00

地点:红河水乡糖街内小广场

内容:乐队、歌手精彩表演

五、西三镇活动

01 篮球比赛

时间:8月7日(周一)19:00—21:00

地点:西三民族文化主题街区

内容:组织开展弥勒市与泸西县的篮球比赛(分男女组),展现彝族同胞团结、勇敢的品质。

02 阿细传统摔跤比赛

时间:8月8日(周二)14:00—18:00

地点:弥勒民族体育公园摔跤场

内容:组织摔跤爱好者(分男女、分组别进行)开展摔跤比赛,向来宾和游客展示摔跤运动的力量之美。

03 斗牛比赛

时间:8月7日—8月8日(周一至周二)14:00—19:00

地点:弥勒民族体育公园斗牛场

内容:挖掘“牛”的实体价值与延展文化意义,开展斗牛比赛,塑造和传播西三人的牛精神,让来宾和游客关注西三、了解西三的牛人牛事牛文化。

六、五山乡活动

01 彝族民俗礼仪展示

时间:8月8日(周二)中午12:00—12:40

地点:五山乡舍姑村委会舍姑小组

内容:以大黑彝礼仪、唢呐、过山号、民间乐器演奏、彝族刺绣、民族服饰展示、大黑彝创世史诗吟唱、阿哲大跳场景、大黑彝美食、阿哲美食品尝呈现等为元素,游彝乡竹海,向来宾和游客展示民俗、礼仪、美食文化,和美乡村。

02 “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时间:8月8日(周二)13:30—16:30

地点:五山乡舍姑村委会舍姑小组

内容:

★非物质文化

以阿哲毕摩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祈福为开篇,以“爱佐与爱莎”的一生为主题,通过歌舞乐等形式展示阿哲人民族发展历程;以歌舞形式展示大黑彝支系雍容华贵的美装,款款深情的大黑彝情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源流;以歌舞形式展示苗族的民间文艺和生产生活习俗。展示五山乡各民族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民族服饰、习俗礼仪等独特韵味,展示在党的领导下五山乡各族群众大团结、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好景象。

★歌舞艺术展示

来自本地和外地的大黑彝民间文艺队,向现场观众展示各地的民族文化风情。让现场观众做到不远足,也能领略他乡民族风情。

★火把节民族特色美食品味

以舍姑特产黑山羊、牛为食材,烹制最地道的火把节特色美食,让远方的客人品味美食、体验民歌、参与民舞,营造民以食为天,美食美景美歌美舞共聚一堂的欢乐幸福的氛围。活动期间将推出自助烧烤,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03 火把节之夜活动

时间:8月8日(周二)18:00—19:00

地点:五山乡舍姑村委会舍姑小组

内容:民间文艺队进行夜间“篝火文化”才艺展示,进行神秘的祈福仪式,评选“爱佐”与“爱莎”、大黑彝“王子”和“女神”,组织民间阿哲跳乐舞蹈队领跳,全民参与阿哲跳乐狂欢。体验火把节竹海狂欢,享受“钱王意中五山 彝乡竹海舍姑”静谧中的动感、竹海氧吧与动听音乐的交融交织,展示山乡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七、闭幕式文艺晚会及篝火狂欢夜活动

时间:8月12日(周六)20:00—22:30

地点:西三民族文化主题街区

内容:展演“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细娃娃来跳月”“爱的火把节”“月儿不落心不落”“西山星火”“我们战斗在西山”“会唱歌的云南”“远航”“小镇”等节目,打造“展示+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全新“阿细跳月”人文艺术狂欢。文艺晚会结束后,取火传递,在西三镇集镇大街三个地点统一播放阿细跳月,不间断组织民间阿细跳月舞蹈队领跳,全民参与阿细跳月狂欢。

来弥勒

一起欢歌,一起舞蹈!

热情弥勒等你来!

(来源:弥勒市融媒体中心 弥勒文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