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村,没有客人
客村,没有客人
暴露一个年龄,
距离住在广州客村附近,已经十五年了。
我,有点想念这里。
客村,是广州海珠区地铁换乘最频繁的站点之一。
也是广州最重要的「村」之一。
外地人听到客村,
大抵以为这只广州万千城中村中的沧海一粟,
唯有在广州待些日子,
才知道客村的包罗万象。
客村——如其名,广州的异乡客之村。
上个世纪,客村真的只是客村立交桥西侧一个城中村。
后来,这里地铁通行,客村地铁站和公交站成为枢纽之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于此,安家于此。
再随着广州海珠东部飞驰崛起,
大家口里的客村,渐渐默认为赤岗街道下的珠江电影大院、丽影广场、TIT创意园等更为日新月异之地。
前几日,我们重走海珠这一带。
作为客村的客人,
也作为海珠风云后的第一次深入腹地者。
都是彼时彼刻,也都是此时此刻。
11月过去了。
海珠区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想起当年刚毕业,
每天客村地铁站出来买钵仔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一转眼,已如今。
路上,我们在赤岗菜市场,
见到一位大哥抱着一条鱼走出来,
鱼儿还企图活蹦乱跳,大哥试图紧紧按住。
旁边的咖啡馆里,
正售卖着一杯叫做「希望」的咖啡。
同行的小伙伴说——
恍如隔世啊,
前几日,这里还是一片寂静。
除了上个月,客村从来和寂静从来都扯不上关联。
熙熙攘攘和川流不息,才是这里几十年来的真面貌。
十五年前,我在报社上班。
广州大道旁的五羊新城公交站台,挤满了开往客村的列车,以及像我一样,去往客村的人们。
因为地处广州的中轴线,又是多条路线的中转站,客村一直见证着不少广州奋斗者的努力和心酸。
无数辆公交车和客村接驳,
就仿佛从一个梦境通向另一个梦境,从一个希望进入另一个希望。
站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常常看向窗外——
车子开过南北横跨广州大道,东西接新港路的客村立交,路过一个超好吃的顺德菜馆,就进入了另一大片流光溢彩的烟火日常。
客村地铁站和公交站在这里吐出大量的人流,
作为3号线和8号线的换乘地,夕阳余晖落下来的时候,几个出口都是摩肩接踵的追梦者。
阳光有时落在人们的头顶和肩膀,有时候直挺挺洒在道路前方。
闪闪发光。
这个月初,当我们重新踏上这条路时,寂静之后的繁华初现。
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更为珍贵。
我们从客村立交一路向下,
前文提到桥西侧的原始意义上的「客村」,确实与一群迁徙的外客有关。
这个追溯可以到北宋末年的伍氏家族。
为躲避战乱,中原人口大规模往南迁徙,和伍氏同样往南走的,还有黎氏家族和严氏家族。
后来,他们选在广州「河南」,兴修宅第之地,安定下来。
几番岁月更迭,就是如今的客村。
广州这份容纳各地异乡客的底色,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沿袭至今。
到现在,客村的街巷里,还有前人们的祠堂。
除此之外,客村里的主角,还不少。
其中有一个,是不得不提的「足球」。
很多老广人或许也不知道,这个村子特别喜欢足球,甚至,有自己的足球场。
据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就读于岭南大学的伍宝就、伍锦添、伍桂樟、伍桂攀几人,由于酷爱足球运动,就将这项运动引回客村。
带动了更多同村人,发展起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客村运动场建成。
每年有了客村足球联赛,这里对于足球的热情和喜欢抵达顶峰。
所以,尽管中国足球不尽人意,
但广州人对足球的情怀,从这个时候已经点燃。
你看,客村,因为聚集着人,自始至终就热闹得很。
2005年,地铁三号线开通。
「客村站」成为二号三号线换乘点,每天人流量过十万。
客村地铁站D出口,
是我当年走了八百遍的地方。
一出来就是丽影广场,
广州塔也隐约可见。
所以也有人说,这里是离广州塔最近的「村」。
作为海珠东片首个购物中心,
丽影广场标志着客村从21世纪开始后的飞速起航。
十五年前,广场前一元钱红豆钵仔糕的快乐,
早已不知去向。
但看着恢复堂食的丽影广场,内外之间,已然充满欣喜和希望。
海珠东部总是带着真实生活的底色,
也带着点过日子般的浪漫。
店铺们已经开始张罗着重振旗鼓——
奶茶店的大哥、卖冰糖葫芦的阿姨、来来往往的家庭们…
工作日的白天,
街头也开始有了滑板少年们的身影。
地铁口,路旁,例牌还有等生意的大哥们。
一边严正以待,一边用家乡口音话家常。
“今年回老家过年吗”
“还早着呢”
其实哪里还早,细数起来离过年也只有四十来天了。
很快,大哥的生意来了,
他麻利踩下油门,扬长而去,
消失在了车流里。
这种努力生活着的刹那,于当下的情境里,竟然觉得有点眼湿湿。
旁边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大院,
更是承载了老广人们数不尽的回忆。
这个横跨了半个世纪的电影厂,是不少人的心里的白月光。
我们总是低估了文化和艺术对于成长的影响,
可看着珠江电影长片头长大的80后90后们啊。
当《72家房客》《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片段闪现时,
心头还是会想起,当年和爸妈守在电视机前的童年时光。
现在的珠江电影星光城,有一条由集装箱组成的展览长廊。
从1956年开始筹建,到后来成为中国南方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这里记录了珠江电影制片厂辉煌的半生记忆。
电影工业日新月异,如今很多电影人走了,后来很多电影人回来了。
幸而珠影摄制大棚,依然还在。
而我们也甚至还记得小时候嘲笑过的,
《情满珠江》。
说起当年风云,
哪里又能避开TIT创意园。
前两年,微信把总部悄咪咪地藏在了这里。
而这里的前身,是叱咤了大半个世纪的广州纺织机械厂。
半个世纪前,
这里汇聚了不少资深纺织人和服装人,掀起过广州的服装行业甚至全国纺织产量的风起云涌。
只是,日子总要进步。
半个世纪后,
五湖四海的人又重新聚集在创意园,互联网行业、设计工作室、新媒体平台…
几番旧改之后,
新的时代衍生出了更多同频的奇思妙想,发达的交通和更多元的产业,和性价比高的生活成本,让这里也聚集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追梦人。
客村,就像一个命运的旋转门。
很多人从这里起航,于朝霞初升时,通往广州的四面八方;
亦有很多人踩着星光回到这里。
在艺苑南路的餐食档上,治愈一天的疲惫和焦虑。
十五年前,每天傍晚,
沿着丽影广场走往赤岗烟厂的方向,就是我一整天的心安之处。
沿路会遇到卖着喷香喷香的「馕」的摊档,
会遇到好吃的萝卜牛杂,
当时还有旧书店和音像店,无数小店和美食,一路可以慢慢闲逛。
穿过一条小巷,
还能看到广州纺织学院的牌子,这里有广州纺校的赤岗校区,这也是全国越来越多人在这里从事服装行业的原因之一。
再往前走,
就是承载了一天烟火的赤岗菜市场。
我们此番去到的时候,
是下午四点半,属于临收档前的一波小高峰。
菜市场啊,总是有魔力的。
卖肉的老板手起刀落,大力出奇迹;
卖菜的阿姨很干练,算账奇快还能给你推荐菜色搭配套餐;
卖水果的大叔们嗓门嘹亮,各色门类任你挑选。
在这藏于居民楼内的一片天地里,
处处都是生活中,平凡却又让人热泪盈眶的瞬间。
十几年来。
这个菜市场没有太大的改变。
当年我总爱在这里买香蕉,因为是最便宜的水果之一。
偶尔周末买牛肉和火锅底料,热气腾腾的那个瞬间,就填补了刚刚独立生活时的不安和空虚。
现在的赤岗菜市场,门口小道有了更多的铺位,阿婆阿叔们的招呼声和微信扫码的滴滴声不绝于耳。
这日子啊,过得依旧鼎沸。
从认真的挑一根白萝卜到打包了一篮子海鲜回家,
自在、满意、平和写在这里人们的脸上。
我们按下快门,
似乎这几个月来,什么都没有发生。
抬起头,
远处的广州塔,也感觉越来越近。
后来,我也搬离了赤岗。
路过客村的时候很多,
但好好逛一下的机会,确实很少。
这些年,日子总是有起有落。
直到上个月,
广州海珠遇到巨浪狂风,我们才又深深想起了在这里的过往。
不只是客村,
海珠的诸多城中村尤其康乐村,经历了风暴。
里面的纺织行业也曾陷入漩涡。
人们们为了生计奔波来到这里,付出劳动,安居乐业,又因为不可抗的风浪,而重新骑上生活的旋木。
这个时候,
海纳百川的广州,似乎又处处都是「客」村。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今看来。
一切又都已经过去,
人们开始计划着过年回老家的路线,
有人已经在路上,
还有人在为明年广州的新征程摩拳擦掌。
我们走在客村的街道上,
在菜市场的二楼喝一杯叫做「解药」的咖啡,
看着楼下已经开始活色生香的人群和街景,
广州,还是那个广州。
五湖四海的人带着理想来到这座城,
打开命运的锁扣,向前走。
也带着生活的希望。
异乡客?还是自家人。
似乎都不重要。
天地茫茫,
你我都是远行客。
人生海海,
客村,其实并没有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