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晚清第一词人
赵熙:晚清第一词人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自贡人。诗文墨宝留芳于世,有“晚清第一词人”的美誉。
为官:匡护正义 仗义执言
赵熙在担任清朝御史期间,正逢庆亲王奕劻贪污受贿一案,被御史蒋式惺、赵启霖弹劾,因奕劻势大,反将蒋赵两位御史罢官。赵熙仗义执言,“亲贵大臣不宜操行政大权”“贵族而操政权,政之不当,谁敢非者?即如庆亲王奕劻在军机,蒋式惺言之而斥回原衙门,赵启霖言之而革职,实显然钳人之口也”。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后,赵熙被推选为川籍京官代表,弹劾盛宣怀卖路罪。其后,四川局势继续骚乱,川督赵尔丰逮捕了保路运动领袖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枪杀请愿民众,赵熙向朝廷上奏请杀赵尔丰以雪死者之冤,平民众之愤。
清政府灭亡后,袁世凯阴谋篡权。因闻赵熙名望,故而有意聘请赵熙出任重要职务,赵熙果断拒绝。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熊克武等人在沪筹建蜀军,拟北伐支持武昌战局,并拟向日本商行购买军械,但日商要求地方长官担保,于是熊克武等人转辗找到赵熙,请他出面说服时任江苏都督的程德全作保。赵熙立即奔赴南京说服程德全,使革命党人购买军械成功,极大支持了北伐革命战争。
赵熙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赵熙闻讯,在其笔记中写道:“共产者,学说甚高,其风甚烈”。朱德任川军旅长驻扎泸州时,他身边有位曾参加过北伐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孙俊民是赵熙早年的学生,经孙俊民介绍,朱德知道赵熙的学识与人品,并寄相片与赵熙,希望请教学问。赵熙看后立即写诗回复,对朱德给予高度赞扬,“只有人心能救世,西南半壁赖扶持。读书已过五千卷,一剑能当百万师。”1934年红军长征引起了四川局势动荡,有人劝赵熙出行避难,赵熙说:“朱玉阶为人,孙俊民介绍甚许,必不如传闻所云。”可见他对朱德及共产党红军的信赖。
作文:善用古体 流传民间
赵熙勤奋好学,读书孜孜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经他读后均认真点评、批注。赵熙一生作诗3000余首,人称“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
赵熙许多诗词脍炙人口,流传民间。如《龙门峡道中》:“出郭二十里,入山千万重。遥寻瀑布水,忽听松林钟。石涸樵生路,云开雁过峰。传闻葛由侣,于此伏虬龙。”《荣县道中》:“未行思上路,上路又思家。步步去亲远,数山一天涯。乡风忙岁事,盐井露天车。劳我闺中子,飞蓬不是花。”《重庆》:“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书法:荣县赵字 秀逸挺拔
赵熙的书法集古之大成,且每学一家都能融合变化,写出自家新意。
赵熙在川渝留有许多墨宝。1913年,成都少城公园树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赵熙为此题写碑名。著名书法家陈兼与称赞赵熙“书法最工,初为帖学,近小欧阳,后泛涉汉魏诸碑,于北魏之张猛龙,尤有入处。故所作峻整栗密,而又气骨森张,近百年间,罕有与并”。
赵熙在荣县时,荣县地下党人马介民、程觉远先后被捕,赵熙利用自己的影响出面与当局交涉,以自己的亲戚为由将他们保释出狱。赵熙以贤士的身份积极支持抗战。日寇侵华后,他听说老友郑孝胥做了汉奸,赵熙深恶痛绝并公开声明与其绝交。平时,赵熙一贯反对自家子侄当兵,但为了抗战,他十分鼓励甚至支持自己的儿子上战场。抗战期间,于右任、冯玉祥曾登门拜访,赵熙还写了很多书法作品出卖后捐给冯玉祥部队以支持抗战。
1919年,赵熙主持修纂《荣县志》,并担任总纂。该志共17篇,附图表数种。民国《荣县志》行文严谨得体,反映了荣县的社会实际,并加以标点断句,成为创举,被誉为巴蜀名志而获得广泛赞誉,赵熙为荣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熙还改编了川剧《情探》,被毛泽东主席称为文辞典雅的艺术精品,被中国戏剧界盛赞为创新楷模,这部川剧,先后培育出七代表演艺术家和众多优秀演员。(胡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