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红星照耀中国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为什么要长征?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会说,你被关了一个月小黑屋脑子关坏掉了吧?这个问题还要问?就这水平?取关,

红星照耀中国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为什么要长征?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会说,你被关了一个月小黑屋脑子关坏掉了吧?这个问题还要问?就这水平?取关,麻溜取关。

至于为啥要长征,但凡了解点近代史的都晓得,李德博古瞎胡逑整,在苏区呆不去就撤了呗。

那展开说说,除了“御敌国门之外”、“短促突击”还有啥?

从30年赣西南还闽西连成一片,一直到长征前,先后粉碎了四次“围剿”,为啥博古、李德一到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就赢不了?

难道就是因为第五次蒋队长安排的人多,二十出头的博古搞出来的“御敌国门之外”、“短促突击”?

我们都知道,打仗嘛,打的是资源,拼的是补给,我们从资源和补给这个方面聊聊。

至于有些人说,如果李德、博古不去苏区,第五次能不能赢,我不回答,自己评判。

大家都知道,第五次“围剿”,老蒋听了杨永泰他们的建议,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能封锁的都给锁住,然后开始休碉堡,张辉瓒这种瓜兮兮的呆货被束缚了手脚,说白了就是要打消耗战。

那既然是消耗战,人肯定是决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之前专门写过篇扩红的文章,可惜被删了。今天这篇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聊聊,应该问题不大。

苏区的人口顶峰的时候大概是300万,1934年全国人口是4.7亿。

老蒋虽然是名义上的老大,我们就按中央军的势力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也有一个多亿。

嗯,人口比1:30。

即便有这个300万的人口,也是经过四次围剿的筛选,人口比例严重失衡,老弱病残占了大多数。

红军长征之后,国民党占领了苏区,据他们的调查,苏区的边缘区域,壮丁占总人口的15%-20%,这还是边缘区域,中心区域壮丁占比只会更低。

瑞金那边给红军运物资的夫役年龄最大的是64岁。

但凡是有点其他的办法,会让六十多岁的老头做夫役吗?

教员33年的时候自己兴国长冈乡调查,整个乡壮丁407人,外出的和当红军的一共320人,占比是79%。

那么问题来了,先不说这么多人去当兵能不能打胜仗,他们去当兵后,地谁种?没人种地,吃啥?

虽然当时有优待红属条例,但是劳动力这么匮乏,怎么执行?

瑞金这边没去当兵的壮丁,每个月要给红属帮忙16天。

如果是6天还好,一个月有一半的时候都在给别人干,可想而知那质量能高到那去?

时间长了红属没有其他路子,只发去当叫花子。

走到这一步,基本就进入了死循环。

红军一看家属这么惨,自然就不愿意当兵。

不愿意当兵,前线就顶不住。

前方需要大量的补充,后方一并被罗掘一空。

从33年开始,每个月的扩红指标都完不成,搞到最后,有的县甚至只能完成20%。

即便完成了20%,质量也不如前期的质量。

少共师,就是这个时候成立的。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不光苏区的农民顶不住,指标完不成,干部也扛不住,有个村支持就是因为扛不住压力,上吊自杀了。

随着第五次“围剿”的开始,不光人员上有巨大的压力,粮食和食盐的问题也更加严重。

从34年开始,出现了红军部队粮食不够供给的情况。

政府号召节省运动,开始节衣缩食,最艰难的时候红军每天吃八两粮食。

国民党这帮王八犊子还专门趁火打劫,组织白区的农民进入苏区,能收割的收割,不能收割的毁掉。

为了保证红军和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33年底34年初,先后向群众借粮24万担毁60万担。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预征税收”,这搞法和国民党的搞法有什么区别?

虽然上级部门对这种做法严加自制,但是无济于事。

食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自然受到国民党的严加管控。

红军没来之前一块大洋能买四斤盐,33年底,一块大洋能买一斤2多点,到34年一块大洋只能买一两五钱了。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不得不熬硝盐,迫不得已时,

“把厕所底下的土,挖出来熬盐,甚至用死人墓下的土熬盐”。

硝盐质地不纯,成分也有别于食用盐,食用硝盐后,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不光粮食和食盐受到限制,武器弹药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之前诱敌深入还能缴获点弹药,国民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红军弹药失去来源。

只好自己制造,自己制造又没技术,枪不能造只能修,子弹也是只能翻造。

翻造的子弹,技术把打过的弹壳装上新造弹头而成,这种子弹因为

“装的是土造的硝盐,是从厕所墙壁上刮下来的尿碱熬成的,燃烧速度慢,动力不足。弹丸是用电线拧成的一坨铁蛋蛋,不能啮合膛线,初速很低,所以打出去之后在空中折跟斗”。

面对物价飞涨,财政部门也没啥好的办法,只好大量发行纸币。

一些心思“活泛”的商人,以三元苏币收一块大洋,然后再把大洋折价三块五卖出去。

苏区原本经济基础就薄弱,加上连年的战争,经济维持举步维艰,教员在苏区二大做的报告,苏区的经济原则是:

“进行一切可能的与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与优势”。

看到没,首先是供给战争,其他的都在之后。

从井冈山就开始的打土豪政策,在最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最初打土豪的收入不但可以自足,还能为上海的中央提供一定是支持,31年教员给中央支援了10万墨西哥元的黄金,32年支援了黄金350两。

随着苏区的发展,从井冈山就开始的打土豪财政结束,必须要建立正常的财务制度,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随着一些外来干部的到来(主要是留苏干部),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政策,这些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大家熟知的,苏区和广东军阀陈济棠做钨矿生意,苏区给陈济棠提供钨矿石,陈济棠把钨矿石卖到北欧,并且为苏区提供弹药和其他苏区紧缺的物资,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

也是因为和陈济棠的这层关系,所以才有了后拉长征时即便带着那么多的瓶瓶罐罐,也能突破四道封锁线。

打土豪政策难以为继之后,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和政权的顺利运转,财政不得不转为依赖民众。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初的时候苏区农民承担的税款折合到0.3元/人,白区的税款是1月元/人,后期苏区人民承担的税赋飙升到3元/人,短短几年涨了10倍。

这样是不是就理解了苏区农民开始成规模的逃跑。

人员、物质和经济资源是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的最大难题。

随着战事的失利。鱼水情变成了猫和老鼠。

在苏区内部,随着压力的加大,领导人年轻和缺乏经验的弱点日渐暴露,初期粗放发展阶段可能被隐藏和忽略的问题集中显现。

前方战事的不利,又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放大着这一切,而这些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着军事的紧张。

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困境,降临到承受重重重压的中央苏区头上。

前党员宋希濂拿下瑞金后,抓了瞿秋白,宋希濂问老领导,你看苏区这个样子,难道就是你们追求的理想吗?

白哥除了说句,小宋啊,你知道个JB。还能说啥?

作为首次建政尝试,在经验有待丰富尤其是战争状态的背景下,遭遇挑战实属正常,其中的某些问题,事实上在日后长期的革命乃至执政道路上,仍然是有待深入认识和克服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年年轻的领导人在艰困局面下,没有表现出驾驭危局的足够能力,导致社会政治危机丛生,但他们并没有试图掩盖问题,也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正由于此,作为后人,我们还能从留下的文件中体会到当年危机的严重。这种负责任的坦率态度,值得我们予以尊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