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桐岭镇马来村“脱胎换骨”记
武宣县桐岭镇马来村“脱胎换骨”记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8日电 题:马来村“脱胎换骨”记
作者 陈冬梅
傍晚,晚风拂来,武宣县桐岭镇马来村的河面泛起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83岁的黄恒初坐在自家门前,望着左前方马来河大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不禁感叹道:“就这么几年的时间,山青了、水绿了,变化发展真快呀……”
昔日山穷水浊脱贫无路
自古以来,马来村与马来河兴衰相依。马来河是黔江支流,流至马来村境内河岸高、水位低,村内田亩难得灌溉。“种一年庄稼收不了半年粮,用水要到山上引下来,村民只能靠种植黄竹,编竹箕去卖了才换得回口粮。”67岁的村委副主任滕胜益说,以前通往山外的路只有山岭上的羊肠小道,从马来村走到桐岭街至少需要2个半小时,再回到家已经天黑了。要是碰到雨天湿滑,还要拄拐棍才能走得稳。80年代后,不少村民买了自行车,却因山路崎岖无法骑行,放在家里积了灰。
“当时日子真的好苦啊。”滕胜益说,那时候全村都看不到希望,很多村民都想着逃离这里。
2015年底,经过精准识别,马来村被列为自治区贫困村。
“全村298户1072人,正常在村居住只有37户103人,而且多是老弱病残。”驻村第一书记谭家座介绍,马来村两个自然屯之间走访都要靠渡船,由于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大部分村民已搬到武宣县城、桐岭街道居住谋生,山林土地多被丢荒。
如今精准帮扶“脱胎换骨”
马来村的脱贫攻坚如何破题、解题?要脱贫,先修路。可对于贫困地区,路要怎么修、修路的资金从哪儿来等问题,亟待解决。
“包村联系的县领导主动协调,驻村工作队也很努力。”马来村党支部书记黄寿能说,马来村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县委领导的大力支持。首先是协调县级扶贫资金,修通了湾龙至中马来的屯级道路;接着协调整合涉农资金,实施修建了马来村至龙山村的道路、东博村到上马来屯之间的水泥路;还督促相关项目部门,架设东博村到上马来屯之间的3座跨河跨山坳的大桥。
此外,2016年以来,武宣县和桐岭镇的党委、政府及各后盾联系单位共协调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建村道公路13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建设上马来村滕家屯人饮工程,解决滕家屯47户237人没有自来水饮用的问题;新建村文化综合楼、卫生室、篮球场、戏台等场所及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阵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16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12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18户5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19年,马来村实现整村脱贫。
发展产业促进稳定增收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盘旋而上,就到了位于山岭顶上的中马来屯。蓝天白云下,几座白墙灰瓦的新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清风徐来,感觉格外清爽宜人。
“我是2018年回村种植杉木的,现在面积达20亩。”“2019年,我回村种了24亩桉树,下一步想整合一些丢荒地试种药材。”村委主任黄高利和几名青年围坐桌边,正在讨论产业发展方向。
“我们村有耕地面积约522亩、林地8955亩,这几年路修通后,不少年轻人回来拓荒造林。”今年37岁的黄高利说。他认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乡村,首先是年轻人要回归、人才要回归,产业才有支撑。
村民黄新团回村后,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自己种了55亩的桉树、杉木,还种了3亩茶籽树。“我今年56岁了,但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发家致富。”黄新团说。
站在山岭顶上俯瞰马来村,新修的马来大桥如银河飞鹊桥,蜿蜒的水泥路形如纽带,将马来村与外界连接起来,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