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刘溢10岁高考566分上大学:神童告别童年之后,是否依旧神奇?
苏刘溢10岁高考566分上大学:神童告别童年之后,是否依旧神奇?
2010年的夏天尤为平静,但对于山东泰安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一年的高考尤为重要,他们的孩子苏刘溢,只有10岁,将要参加那一年的高考。
10岁的孩子参加什么高考?如果是神童就有例外了。而苏刘溢,恰恰好是位神童,只上了两天半的小学,上了1年初中,1年半的高中,就掌握全部的知识。
不仅如此,他还能跟老师讨论爱因斯坦,还会编程,还能帮老师写教案、修电脑。
在高考放榜的那一天,苏刘溢考出了566的高分,但距离山东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还差十几分。
当“10岁与566分”这样的组合消息传出来,就像是个深水炸弹,人们都为这个神童高兴,同时也在讨论,山大应该会破格录取苏刘溢,不拘一格降人才。
经过苏家父母的一番权衡,也考虑到孩子的未来,苏刘溢最终去了深圳,就读南科大。但是一年后,苏刘溢却面临着一场“退学风波”。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一、
2000年,苏刘溢出生了,全家人都为这个孩子高兴,也为他操碎了心。
因为是普通家庭,父母不可能天天在家带孩子,到了两三岁时,苏刘溢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父母就把送去了幼儿园。
没想到的是,苏刘溢根本就不适合幼儿园的生活,实质上是,苏刘溢对于幼儿园的课程不感兴趣。
别人在牙牙学语时,苏刘溢就已经在自学发音、汉字、英语,把他丢进幼儿园,相当于把高中生放到小学课程里。
没有办法,苏家父母为了孩子,只好妥协,把苏刘溢接回家,让孩子在家自学。
苏刘溢的童年,在自学中度过,同时他也告别了“童年”。因为苏刘溢对知识的渴望,一直孜孜不倦地探求,他有很强了记忆力,过目不忘。
为了不让童年生活那么枯燥,苏家父母还为苏刘溢购买了电脑,也安排上了几本编程书籍,苏刘溢硬是靠着自学,掌握了编程的一些基本语法。
一直在家自学的苏刘溢,有着出色的学习能力,等他到了7岁时,已经满足入学条件,不过苏家父母却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聪明,直接跳过低年级,上5年级。
这个条件放在了各个小学校长的面前,很多校长都选择了拒绝,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前期是培养讲礼貌、准时、在课堂上不捣乱的好习惯,后期才是为了升学做准备。
即使如此,苏家父母还是坚持,直到三里小学同意接收苏刘溢,他这才第一次背着书包开开心心上学堂。
在5年级的教室迎来了一位7岁的小朋友,同学们对于苏刘溢感到好奇,同时,幼小的苏刘溢,在跟同学们玩耍时,不小心摔倒,这令苏家父母特别心疼。
苏刘溢从小就是零社交,苏家父母担心孩子在校园里受到欺负,于是做了影响苏刘溢一生的决定:退学。
那会儿,苏刘溢只上了两天半的学,而给苏家父母提供另外一个方向的是,让苏刘溢上初中。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小学班主任的认可,他也认为苏刘溢掌握的知识储备,足够上初中。
二、
苏家父母又开始求爷爷告奶奶,请求中学接收苏刘溢,后来博文中学的王校长同意,因为他们给苏刘溢展开了一次测试,无论是数学还是古文,苏刘溢都对答如流、朗朗上口。
令王校长感到意外的是,苏刘溢还掌握了高中数学的知识。在苏刘溢入学的第二天,王校长就考了他一道题,从1加到100等于多少?
苏刘溢立即把答案脱口而出:5050。
苏刘溢解释到,他运用了等差数列的知识,而这一部分,在高中才会教导。
另外,博文中学每年都会展开“博文杯”三科竞赛,苏刘溢勇夺第一,王校长意识到,苏刘溢绝非常人,特地为他组建了一个教学班子,打算花1年的时间,让苏刘溢掌握初中全部知识。
1年后,苏刘溢参加中考,顺利上了高中。
虽然苏刘溢已经是高中生,但还是脱不开孩子气的一面。在他上课时,曾提前下课,走出教室,把同学们都锁在了教室里面。
苏刘溢在当地颇有名气,大家好像选择性忽略他还是一个孩子,高中的校长和班主任,打算延续博文中学的教学办法,跟苏家父母商量,用1年半的时间去教苏刘溢。
也是在各位的刮目相看和震惊不已之中,年纪轻轻的苏刘溢,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人12年来的学习任务。
大家都认为山东出了一位神童,直到苏刘溢远离家乡后,才知道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 ,大为不妥。
2010年,10岁的苏刘溢考了566分的消息不胫而走,由于曝光,大家对苏刘溢有着十分好奇的关注度,对于苏刘溢是否破格录取的讨论也十分激烈。
招收天才少年,中科院最有经验,办了少年班好多年,可是,如何对待早慧少年,如何培养,没有一套定型的公式,一直在探索。
并且,少年班的标志性人物宁珀的最终归宿,是出家,当了和尚。他的这一决定,直接宣告了少年班的失败。换言之,苏刘溢只是“高分英雄”。
有些人则认为,最适合他的反而才是最好的,只要教资实力足够,不妨一试,成就一段“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话。
在苏刘溢之前,山大有特招一位14岁天才儿童的先例,不过苏刘溢只有10岁,有人还提了个醒,大学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和名声去搞“勉强特招”。
外界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干涉苏家父母的决定,他们也在为苏刘溢寻找一个好归宿,考虑来考虑去,最终选择了深圳的南科大。
因为当时的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中科院的少年班培养过不少天才少年。
经过面试和复试,朱清时发现苏刘溢在文化方面有些欠缺,不过数学极好,有着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破格录取苏刘溢。
三、
这个消息传出来,苏刘溢成为了南科大的标志性人物,甚至说是名片。
上大学后,苏家妈妈陪着苏刘溢到南科大学习,同时朱校长和教授们特别关爱苏刘溢,十分照顾他,朱校长常常来看他的学习情况。
而教授们来到南科大上课,聚会时,也会带上苏刘溢。苏刘溢对于学术交流似懂非懂,他在餐桌上能做的,便是大吃特吃,以此来堵住嘴巴。
苏刘溢没有童年,没有伙伴,在山东的求学三年中,没有正常上课、下课,他都是独来独往,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一个孤单的背影。
孩子实在需要小伙伴的陪伴,就连苏刘溢之前的班主任都认为,苏刘溢上了大学,就会找到新伙伴了。
但实际上是,大家伙对苏刘溢,一直处于关爱的态度。
有记者为了了解苏刘溢的大学生活,特地混进南科大的课堂,发现苏刘溢在课堂上还是有着小孩子的好动,拿笔摩擦生电、去逗旁边的女生玩、撩拨人家的头发,无聊了就玩手机,把雨伞抽出来又放进去。
不管苏刘溢怎么捣乱,别人还是一言不发地上课、做笔记,只有苏刘溢在唱独角戏。
对于苏刘溢的这种好动,一位老教授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于苏刘溢这样的神童,老师讲得不行,十分钟他都坐不住。
所以,对于苏刘溢的培养方式,又绕了回去,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自学,很少参与课堂的教学、户外的活动。
学习原本是快乐的,可苏刘溢只有11岁,别人家的孩子正三五成群去玩耍,享受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童年,而苏刘溢的童年,却被书海淹没了。
苏家父母有时也担心孩子在大学的生活,所以,苏刘溢经常跟爸爸视频聊天,苏刘溢表现出了没有孩子气的一面,他报喜不报忧,父亲都以为苏刘溢在大学里好好学习。
直到一年后,传出了“退学传闻”。
四、
苏刘溢的回家,是有迹可循的。苏家父母给孩子灌输的学习理念,是在快乐中学习,有父母陪伴在身边,苏刘溢自然会开心起来。
另外,苏刘溢的吸收能力较快,有时候大学课堂里,老师的讲课是苏刘溢已经学过的,或者苏刘溢觉得说得不对,他就会想离开。
没有伙伴、身边没有熟悉的环境,即使校长、老师给予了苏刘溢再多的关爱,也不能代替家庭氛围。
所以,苏刘溢想要解决痛苦的根源,便是回家,不再到南科大上课。
对于苏刘溢的回家,校长说,他只是回家调整。但对于媒体人来说,他们解读为“退学”。
苏刘溢的“退学风波”,不仅仅会给南科大带来影响,还会对一家三口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评论。
最终,南科大和苏妈妈都站出来回应。
南科大的蓝海表示,国内外有很多教授打算招收苏刘溢为自己的弟子,可这必须争取父母的意见,苏家父母想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而苏妈妈则认为,苏刘溢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也无法适应培养模式,所以才打算回家调整,等到苏刘溢心智成熟,就会鼓励孩子重返校园。
苏刘溢这一回去,是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但对于他的讨论却没有停止,尤其是他去了哪儿?现状如何?
有人说他是现代版“伤仲永”,也有人说他加入了一家科研公司,年薪不菲,但这些信息都没有坐实。
其实,对于苏刘溢的讨论,更多的是:神童告别童年之后,神童是否依旧“神奇”?
从古至今,有方仲永,也有宁珀,无一泯然众人矣。神童失去了童年,他们的光芒只在童年万丈,之后便不再神奇。
而苏刘溢的回家调整,也对应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苏刘溢的“神童”之名,学在体制之外,名在体制之内,让体制之外的神童回归体制之内,是否妥当?苏刘溢已经做出了回答。
如果苏家父母让苏刘溢跟着其他小孩一样,正常上下课,把多余的时间拿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苏刘溢来说,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会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