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历史,敦煌莫高窟基本形状和历史背景?
敦煌历史,敦煌莫高窟基本形状和历史背景?
敦煌莫高窟基本形状和历史背景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50字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甘肃除了敦煌,历史上还有什么文化记忆
今天我们领略历史上嘉峪关的文化记忆:
01 张骞、班超摇响了丝绸之路的铃声,嘉峪关至今仍有他们西行留下的身影。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好客待人的传统,信息沟通、物贸外来、商旅交流是我们与外部联系的重要方式。张骞、班超开辟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外文明沟通的桥梁,于是文化传播、物质交易、人员往来等络绎不绝。在这些外来中,文化既无形,又有形,无形是不能马上拿来被人们使用,有形是像莫高窟中有很多妙曼的舞姿来源于我们本土之外。今天,我们依然沿着张骞、班超开辟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
02 玄奘打开了通关的文牒,嘉峪关至今仍有他虔诚的诵经声。
受唐太宗的委托,玄奘过嘉峪关,孤身一人,西行五万余里。到达印度后,学遍佛教大小乘学说,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书657部。回国后,他匡正了中原佛教各派的分歧,奠定了我国佛教发展的理论基础,弘扬了佛教为正义不畏生死的勇气。
玄奘西行取经的精神至今感染者我们,我们学习他不惧生死、普度众生、爱国护法的巨大贡献,玄奘不仅是我国传播佛教的典范,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楷模。
03 霍去病、狄青发出了进攻的命令,嘉峪关至今仍有隆隆的战鼓声。
嘉峪关是河西走廊的关隘,从古至今一直是兵家所争之地。向西望,匈奴、党项等被中原富饶的物产吸引,跃马南下。向东望,汉家将领欲立马疆场、建功立业、封侯扬名,你来我往,多少有志男儿跨过嘉峪关,献身战场,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将士的丰功伟绩。
04 林则徐、左宗棠西去新疆,嘉峪关仍有他们掷地有声的决心。
晚清是一辆零零散散的破车,不时有零件从车上掉下来。林则徐、左宗棠是晚清少有的爱国臣子,他们过嘉峪关,到新疆平定叛乱,安抚百姓,发展生产,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功臣。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在嘉峪关仍能领会他们掷地有声的话语:祖国不能分裂!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化是怎样的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鸣沙山东麓。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隋、唐、五代、宋、元,共有洞窟约四百九十二个,是由壁画和雕塑构成的艺术综合体。其中壁画分经变、尊像、供养人像、本生故事等,亦有表现历史人物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及古地图《五台山图》。壁画构图生动,色彩绚丽,兼有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泥塑分浮面塑与立体塑两种,唐代以前浮面塑让位于立体塑。彩塑有单身像与群像,群像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佛像居中心,弟子、菩萨、天王居左右,造型生动,神态各异。佛、菩萨、弟子、天王用泥塑,而天龙八部飞天龙女等扈从则为璧画,塑、画结合,蔚为壮观;或菩萨用泥塑,而菩萨顶上圆光,身上飘带则用壁画代替,雕塑与壁画融为一体,是一大特色。窟中藏经洞,即莫高窟第十七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洞中满藏经卷、文书、织绣等文物五万余件。发现后,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严重破坏和盗窃,也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形成了“敦煌学”专门学科。另有西千佛洞亦为莫高窟之组成部分,创建于北朝晚期,经隋、唐、五代、宋,屡加修建,存有洞窟十九个、壁画雕塑与主窟属同一风格。莫高窟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石窟,是中华民族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