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难出贵子?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庭条件,而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寒门难出贵子?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庭条件,而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同学的一番话,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自己属于大城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资源上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享受不到的。
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消息,都在感叹:阶层固化了,家庭出身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但这种说法总是不断被打脸,更多事实证明:出身寒门的孩子,通过奋斗依然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019年7月,一名叫张薇的女孩火爆网络。在清华大学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她作为唯一一位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
她身材娇小,声音柔弱,言语中却充满了自信与坚定。
她说:“我没有辜负自己当时在日记中写的那句话,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
张薇出生在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
她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环节,甚至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已经到了。
这一切,并没有阻碍她进入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成为清华最优秀的毕业生之一。
其实,有太多的事实证明,即使是出身寒门的孩子,只要肯努力,依然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阶层,过上想过的生活。这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真正决定孩子能不能出人头地的,不是家庭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1
最容易毁掉孩子前途的
是父母的过度溺爱
对孩子来说,比物质匮乏更可怕的,是父母的过度溺爱。
很多父母舍不得孩子吃苦,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子女过得光鲜亮丽。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做法,对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负面影响。
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29岁的男子徐青(化名)啃老七年被赶出家门,还称父母有义务养活自己。
据了解,徐青的父母曾经对儿子百般疼爱,自己再辛苦,也尽力满足孩子的欲望。
徐青在小学时当过班长,听儿子说任务重,母亲朱女士便专程到学校找班主任,要求别让儿子当班长。
此后,徐青考上本市一所大学,住校不满一个月,他就提出在宿舍和同学相处不好,朱女士便让徐青回家住。
大学毕业后,徐青说找工作难,父亲拉下老脸帮儿子联系了几个工作单位,但徐青推说:“没意思,不想干。”整日闲在家里睡觉、上网、要钱花,做了整整7年“啃老族”。
面对父母的敦敦教导,徐青振振有词地说:“作为父母,你们有义务养我。”
无奈,徐先生和朱女士将徐青诉至海淀法院,要求其限期腾房。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徐青百般阻挠,还吼父母称:“你们就是想逼死我,我让你们断子绝孙。”面对多年来被溺爱的儿子如此歇斯底里,徐先生夫妇老泪纵横。
徐青的行为迎来了无数网友的怒骂。可实际上,他变成这个样子,与父母的过度溺爱脱不了干系。
卢梭曾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么?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爱孩子是动物和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正确的爱孩子,有时,动物却比人做得更好。
母鸡会在幼崽成年后将它们啄走,母熊会在小熊很年幼的时候就让它们自己锻炼捕食技能。
在动物的世界里不存在“啃老”二字。因为它们知道,父母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
让孩子从小体会到生活的艰难不易,了解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才会更有责任感,对父母心怀感恩。这种磨炼,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父母的过度溺爱,反而会让孩子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容易养成骄横、自私、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性,由物质的贫穷发展为精神的贫穷,最终毁了孩子的前程。
2
父母的教育观念,
真正影响孩子一生
当许多孩子被父母过度溺爱的时候,另一些孩子虽然家庭条件优越,却在经受父母的磨练。
近日,霍启刚发布了一条微博。配图上,女儿和儿子正在辛苦地给自己洗车,换取零食和零花钱。
霍启刚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买东西背后的代价和付出,不能因为喜欢就要。
他的教子观引来无数网友点赞。
现在,很多人总喜欢拿阶层固化说事,他们宣扬,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那些家境优越的人。
其实,持这种观念的人,往往并没有真正努力过,他们习惯了为失败找借口,陷入了自我放弃的逻辑。越是奋斗过的人越明白,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不可否认,每个人出身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家境优越确实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资源和便利条件,但并不能确保孩子成功,相反养出了很多纨绔子弟。
而不少来自寒门的孩子,却从父母那里学到了积极的奋斗观和行动力。他们没有因贫穷而怨天尤人,而是依靠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人生。
2018年7月,一篇名为《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无数网友泪奔。
这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坚强和执着的文章,创作自年仅十八岁的女孩王心仪。
她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困的山村,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
父亲工作不稳定,工资又少得可怜,一家人的日常花销都要靠母亲精打细算,才勉强让收支相抵。经济的窘境的确将一家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王心仪以70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数学成绩150分,位列全省第一名。
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她还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
贫穷没有让王心仪自卑、堕落,反而让她更加自立自强。 这一切都来自于其父母的折射。父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从小教育她要好好努力,深深影响了她。
其实,无论是来自外交官家庭的熊轩昂,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张薇、王心仪,最终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透过他们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孩子虽然家庭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父母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熊轩昂的父母从小就为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对他进行学习习惯和性格上的培养,因此他的每一步基础都打得很牢。
张薇的父母教育她不忘“饮水思源”,让她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研究生入学时间推迟一年,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王心仪的母亲常对她说:“穿衣裳不图多么好看,干净、保暖就很好了。”当班上同学嘲笑她磨坏的鞋子、老气的衣服、奇怪的搭配时。母亲劝慰她:“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由此可见,任何教育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人生态度的影响。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3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父母要帮孩子从小树立志气和担当
导演刘宸瑞曾拍摄过一部名为《罪爱》的纪实公益电影。
影片的主人公是号称“天下第一懒人”的23岁农村小伙杨锁。
他从小就享尽了父母的宠爱,8岁的时候父母还用担子挑着他出门。
在学校里,他不学习也不写作业,老师只要严厉一点,他就会告诉父母,父母就会找到学校。
杨锁有时试着干活,父母却担心他累着,让他去一边玩。
父母离世后,他迫于生计在建筑队打过工,酒店当过服务员。可是都干不长久,他不是嫌热就是嫌累。
后来,他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物品,到处讨饭吃。因为懒惰,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甚至连大便都拉在屋里。
村里人给他送来的肉、菜一直放臭了,他也不做来吃。最后,活活饿死在家中。
看完这部影片,有人评论说:杨锁实际上是最大的受害者,他是被父母用溺爱扼杀的。
曾看过这样一段话: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家长们枉费心机地给无辜无知的孩子建造一个虚假的无忧世界。
然后等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被践踏,被摧残的时候,无力反击,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骗局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无论家庭出身如何,没有个人奋斗,就没有美好前程。努力过后的结果,一定比不努力更好。
家长们,不要溺爱孩子,你可以照顾他十几年,不能照顾他一生。
不要怕孩子吃苦,那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从小经历过磨练的孩子,才会有志气和担当。
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带孩子去你工作的场所看一看,让他看到你有多努力,体会父母挣钱的艰辛。
当孩子的要求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坚决说不!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实条件,告诉孩子,你想要的东西只有通过努力奋斗去争取。
不要帮孩子去和同学攀比物质,要让孩子知道,人生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知识、人品和意志力。没有钱可以努力去挣,没有心灵的充盈才会一无所有。
请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用乐观向上的态度,给孩子当榜样,让孩子看到,努力上进的样子最美。
请告诉孩子,未来永远充满了希望,你今天的行动,将决定你明天的命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帮你活出抬头挺胸的人生!
转自 | 人教教材培训(ID:rjjcpx)
作者 | 赵利荣,笔名沧海一笑,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班主任,长期研究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人教教材培训”公众号特约作者。
设计:刘 可(实习)
编辑:周 丹
主编: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