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美国,德国 美国太阳能发展
基于太阳能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美国,德国 美国太阳能发展
01 | 比亚迪
北美地区GWh级太阳能储能电站项目顺利交付运行
比亚迪储能公众号消息,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5月30日,比亚迪电网级储能产品BYD CUBE T28今年以来在北美地区整体供货规模已达1.6GWh+。此次比亚迪供货项目中包含北美地区首批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储能电站项目。目前相关项目已顺利通过联调及试运行并投入运营。该地区项目采用的是比亚迪于2019年自主研发的电网级储能产品BYD CUBE T28.BYD CUBE T28作为国内首款顺利通过UL9540A热失控测试和技术评估的电网级储能系统,在问世之初即接到800MWh+项目订单。
点评:
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汽车及相关产品。比亚迪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行业领导地位。集团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凭借各自领域的丰富技术积累和各领域间的综合协同优势,集团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创新和产品的应用推广,积极推进传统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变革。
未来,比亚迪将通过“7+4”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拓展,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常规领域及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覆盖。
未来,集团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的契机,加推更多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以及面向更多细分市场的客运、货运和专用车车型,进一步丰富本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提升集团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推动集团始终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的最前沿。
02 | 普门科技
猴痘核酸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
普门科技(688389)5月31日晚间公告,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和猴痘病毒和中非/西非进化枝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于近日取得欧盟CE认证,该产品完成欧盟CE认证后,将在海外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和销售。
点评: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多功能清创仪、光子治疗仪、高频振动排痰仪、空气压力波治疗系统、红外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中频干扰电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等。
公司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基于多元化的治疗与康复产品,以疾病和临床科室为中心,为临床内科、外科、美容科等多科室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治疗与康复解决方案。在体外诊断领域,建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比浊、液相色谱、免疫荧光、血凝力学、分子诊断等检测技术平台,自主开发特色化、专业化的体外诊断设备与配套试剂。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不断突破,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03 | 欣旺达
拟23亿投建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
欣旺达(300207)5月31日晚间公告,欣旺达拟与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签署《欣旺达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协议书》。该项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该项目计划总投入23亿元,建设年产3.1亿只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另外,子公司拟与金湾区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投资建设欣智旺珠海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测试,销售等。该项目计划总投入约10亿元。
点评: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模组。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汽车及动力类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方面,电池电芯层面以ATL、三星SDI、LG化学、村田制作所、欣旺达、珠海冠宇等国内外企业为主;电池模组层面,本土企业欣旺达、德赛电池、新普科技、顺达科技、飞毛腿是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类电池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厂商,随着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加速扩张,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预计也将继续提升,公司作为上游消费类锂电池龙头企业亦将同步受益。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笔记本软包电池渗透率持续提高所带来的国内消费类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作为具备优秀的研发能力同时工艺优良、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稳定供应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势必在这一趋势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
其他个股公告
1)金鹰重工:
签署2173.5万美元销售合同
2)冀东装备:
中标1.24亿元项目
3)中国天楹:
子公司与中电建水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四方新材:
与南京工业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