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传书,一种鲜为人知的古代书信传递方式
黄耳传书,一种鲜为人知的古代书信传递方式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基本需求。
当下我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快捷、高效的通信方式,无延迟的文字交流也好,“面对面”的视频通话也罢,即使远隔千里,也有近在咫尺的感觉,距离带来的阻碍已经弱化了很多。
而在古代,距离越远,通信越不容易,而且还没有现代这么高的时效性,一封信里有时候包含着近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大小事情,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书信承载了太多。因此,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独特”的书信传递方式,它们被引入了诗词里,诉说着各自的纸短情长。诸如:
“几年莺出谷,千里雁传书(宋·刘宰)”、“行院已无人送酒,故园应有雁传书(明·薛瑄)”这样的鸿雁传书;“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宋·晏殊)”、“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唐·韦皋)”这样的鱼传尺素;“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唐·李白)”这样的神鸟送信;“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唐·宣宗宫人)”、“一片红叶御河边,一种相思题诗笺(元·关汉卿)”这样的红叶情书等等。
诗词中描绘的传书,既有书信寄出的不容易以及寄信人思愁难解的感慨,又有着那种殷切传书,纸笔书情的别样浪漫感。
当然,以上传信的方式,不论是在书本典籍上,还是在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时常都能看见一二。连带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比如鸿雁传书的典故与苏武有关,归汉心切的苏武将帛书系在大雁的腿上放飞,大雁南归后把消息传递回了汉朝,经过一番波折,苏武最终得以归乡。
再比如红叶传情,说的是唐宣宗时的某个宫女题诗在红叶上,红叶顺着水流出了宫墙,恰好被赴京考试的书生捡到并保存下来。多年后,书生与妻子分享此事,发现妻子正是那个题诗的宫女。
这些故事说起来都不算陌生,而下面要说的这个书信传递方式,可以说是鲜为人知。和其他“别样”的传信方式一样,它同样有着相应的背景故事。
说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陆机,自从被皇帝从老家东吴(苏州一带)传唤到京都洛阳当官后,已经很久没有回老家看看了, 离开故土越久,思念之情越重。依着这份思念之情,想到自己很久没有给家里写信了,于是提笔写了一封信。
等信写完,封装完毕,陆机才反应起来,他身边没有适合去送这封信的人,一时也没了办法。正发愁的功夫,从老家带过来的爱犬亲昵的凑到了他的脚边。陆机抚摸着这只他取名为“黄耳”的猎犬,愁眉稍有舒展,半开玩笑的对它说:“我很久没有和家里书信往来了,你能替我传一封家书回去吗?”
本来就是个玩笑话,哪知道“黄耳”聪慧的很,好似明白了陆机的意思,冲着陆机频繁的摇尾示意,并时不时叫上一声。“黄耳”反常的举动引起了陆机的注意,一时兴起,决定试一试。于是将信塞入竹筒系在黄耳的脖子上,简单嘱咐两句,就把黄耳放出了宅邸。
黄耳果真认得回乡的路,出门就直奔东吴而去,一路风尘仆仆,最终成功将陆机的家书带给了他的家人,陆机的家人也很惊异,给黄耳一番犒劳后,写了封回信装入了竹筒,黄耳又奔向了洛阳。
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黄耳不仅送达了陆机的家书,还把回信带给了陆机,按现在的位置算,洛阳到苏州直线距离大概是1000公里,那时的人们如果步行往返要花费将近50天的时间,而黄耳只用了20天不到的时间,可以说相当快速了。
陆机自然是又惊又喜,也更加喜爱自己的爱犬,此后又让黄耳当了几回“邮递员”。黄耳去世后,陆机用衣服和棺木装殓了它,并派人将黄耳送回老家安葬,安葬的地点离陆机家宅不到200步距离,并且坟堆又高又大,可见陆机及其家人对黄耳的喜爱和重视。
如此郑重的给一只狗安葬,自然引起了当地村民的注意,于是“黄耳传书”的故事就传播了开来,而黄耳的埋葬地——“黄耳冢”也为世人所知。
黄耳传书的典故在《晋书》、《述异记》中都有记录,在诗词中也有应用,虽然远没有鸿雁、青鸟、鲤鱼等用的那么多,但也有一些,而且因为更加的贴近生活,读来更显得情感的真挚自然。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宋·苏轼
“欲寄花牌传密意,奈无黄耳堪凭。”——宋·朱希真
“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元·张翥
“林下白衣供酒至,山中黄耳寄书还。”——明·倪谦
当然,黄耳传书这个故事的真假很难判断,毕竟那是来回将近2000公里的路程。但有的狗真的很聪明,相比黄耳这样的“邮递犬”来说,牧羊犬、导盲犬、缉毒犬等等这样难度更高的“工种”现在有很多,它们的聪慧还是能够不断的超出我们的想象,谁又能肯定,那只“黄耳”不认得路呢?
可能是因为养过两只狗的缘故,对于我来说,黄耳的故事让我感觉很亲切,虽然我养的两只狗比较傻萌,没有黄耳那么聪慧,但偶尔也会有展现“小聪明”的高光时刻,回忆起来也是一段温暖的时光。
回过头来想一下,黄耳,应该是极其少有的,能在史籍上留下名字的忠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