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沙尘暴是什么恶化的结果(沙尘暴真是三北防护林遭破坏,开了口子吹进来的?)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沙尘暴是什么恶化的结果(沙尘暴真是三北防护林遭破坏,开了口子吹进来的?) 沙尘暴困扰中国北方数千年,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就有关于天降“雨土”的记载:天空黄雾四塞,沙土

沙尘暴是什么恶化的结果(沙尘暴真是三北防护林遭破坏,开了口子吹进来的?)

沙尘暴困扰中国北方数千年,早在3100年前的商代就有关于天降“雨土”的记载: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古人记载沙尘暴,却大多不知这一自然灾害的起因,只是将其看成上天对君王“不出听政”的惩罚。

(沙尘暴前锋)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慢慢知道了,沙尘暴的发生有人为影响环境的因素,但更多源于自然。我国北方干旱少雨,特别是西北和华北地区原本就植被稀少,加之数千年来过度开垦及放牧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干燥疏松。每到冬春季节冷暖气团交锋,大风就容易将地上的尘土扬起,形成沙暴。

为了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遏制沙尘暴,我国1979年开始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治理沙源地,用73年时间植树造林5.35亿亩,将“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5%提升到14.95%,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生态治理工程。

(三北防护林之塞罕坝林场)

近些年,华北地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气象条件大幅度改善,许多人讲这都是“三北防护林”的功劳,因为绵延千里的防护林阻挡了沙尘入侵。

然而时不时还有地方爆出“剃头式”砍伐树木、大片毁坏防护林的事件,加之这两年沙暴再度侵袭京津及华北广大地区,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于是有人说,这是因为“三北”防护林被开了口子,才使得沙尘得以长驱直入。

果真是这样吗?

从科学的角度看,三北防护林对于抑制沙尘暴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其发生,而不能阻挡它的传输。那么,沙尘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要从微观和宏观两角度来看了。

(沙尘暴产生的过程)

前面说了,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干燥疏松。地表那些细小的灰尘和砂砾会被风吹着朝前滚动,遇到阻碍它们就会停下并堆积。随着风力变大,砂砾就会在不平整的表面产生弹跳,飞到比较远的位置。砂砾在落回到地面时会将地表撞得越来越松散,土块被破碎成更小的沙土飞向空中,如此往复。

大的石块和砂砾会很快掉落回地面,但对于细小的尘埃来说,空气就像糖浆一样粘稠。对于微米级的物体而言,它受到的不仅有地心引力,同时还有空气分子撞击产生的阻碍力(斯托克斯阻力)。

斯托克斯阻力跟尘埃运动的方向相反,当尘埃向下掉落时,下方的空气分子会把它往上托,阻止它向下运动,沙尘在静止空气中需要十几分钟才会下降1米。风向哪边吹,沙尘就向哪边去,直到风停下来,沙尘才会慢慢地沉降到地面。

(沙尘同时受重力Fg和斯托克斯阻力Fd作用)

讲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沙尘暴是被风吹起来的干燥土壤,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会被空气托着很长时间地漂浮在空中,如果风很大,沙尘就能被举起很高,并且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三北”防护林起了什么作用呢?它能阻止起沙。

沙尘暴的发生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风把干燥土壤表面的砂砾吹起来,不断地撞击地表,从而带起越来越多的沙尘,细小的颗粒悬浮在空中。尽管没有诗,它们也一样浩浩荡荡地去向远方。

如果地面上种了许多树,即便有砂砾被风吹起,它们也会在不远处遭遇树木阻挡,没办法激起更多尘土,连锁反应被阻断。茂密的树冠阻挡阳光照射地面,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湿度大;地表风力也会因林木阻挡而削弱,沙尘暴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防护林带不断向沙漠延伸)

2020年,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五期完成,工程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3.57%。由此产生的直接效果不仅是黄河水变清、黄土高坡“拍不成电影”,每年沙尘暴的发生次数也明显减少。

就在大家渐渐淡忘黄沙蔽日的恐怖场景时,2021年春天一场强沙尘暴将华北地区的人们拖回现实:一觉醒来发现到处都是沙土,天空变成灰黄的颜色,鼻子里满是土腥气,航班大面积停飞。

许多人问:我们不是有三北防护林吗?为什么不能阻止沙尘暴?难道真是某些地方砍伐林木给沙尘开了口子?

(2021年蒙古国沙尘影响我国华北地区)

近些年我国西北部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在直线下降,但蒙古国境内沙漠化却很严重,在春季强劲的西北气流作用下,源自蒙古戈壁的沙尘仅需16个小时就能到达华北平原。

大树虽高,但沙尘暴却不受山海阻隔,也不能被森林阻挡。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尘土被大气环流裹挟,跨过辽阔的大西洋,给8000公里外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带去矿物质。蒙古国沙源地距离华北地区不到1500公里,自然是不在话下。

(树木无法阻挡沙尘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北防护林工程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相对于在几千米高空输送的沙尘而言,几十米高的森林树木难以阻挡,即使它不“开口子”,也是无法阻止沙尘暴来袭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