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二十九:惟精惟一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之二十九:惟精惟一
原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春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解读:
这一段我没有再翻译,并不是偷懒,而是翻译后的效果和不翻译几乎没有区别,我们还是直接来分析讨论,找寻其中的含义。在第002节的注释中,曾经注解过“惟精”和“惟一”这两个词,“不杂形气之私”谓之惟精,“专一依据义理”谓之惟一。
这里阳明先生侧重于就“惟精”和“惟一”的关系而阐述。“‘惟一’是‘惟精’主意”这句,点出“惟一”是灵魂、是主脑,而“惟精”所“精”的正是这个灵魂、这个主脑,也就是说“惟精”是为“惟一”服务的。所以说,“惟精”和“惟一”其实都是说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义理”,或者叫天理或者良知,无论你叫它什么都好,但是就是一个,不是两个。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功夫,全是为了实现“惟精”而服务的,那也就可以说是为了实现“惟一”而服务的。后面又举“‘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
其共同的特点是,前一项是为后一项服务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关系上而言都是前一项服务于后一项,但是真正着手去实行,还必须从前一项着力,这就像命令从来都是领导下的,但是执行从来都是小兵的事情一样。所以,要实现“惟一”的目的,就离不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功夫,如果用军队中的从属关系来比喻,“惟一”就是元帅,坐在那里,动动嘴就行了;“惟精”是将军,要统筹一下那些小兵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就是最基层的小兵了,脏累差的活必须他们冲到第一线去干。
所以,看过这一段,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件事情,阳明心学并不能给我们什么什么成圣的捷径,他只是给我们指明了通往最有意义人生的一条康庄大道,但是,这条道路上的旅程,还要你一步步来走。若要炼就精金美玉的人品,我们该怎么用功还是得怎么用功,只是用功的时候常常存个“ 专一依据义理”的主心骨,则方向就不会错。
欢迎关注我:
“一生伏拜王阳明、曾国藩,想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养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