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中华民国到新中国38年历史时间梳理,孩子们值得一看,勿忘国耻

点击:166 来源:踏青网
摘要:中华民国到新中国38年历史时间梳理,孩子们值得一看,勿忘国耻 一口气看完民国38年历史,勿忘国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

中华民国到新中国38年历史时间梳理,孩子们值得一看,勿忘国耻

一口气看完民国38年历史,勿忘国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国民国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名皇帝溥仪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自此告终。随后,孙中山被迫让位给袁世凯,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然而,袁世凯却有意复辟帝制,他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并撤销了国民党员的议员资格。袁世凯规定了总统可以无限制的连任,并将总统继承人的任命权交由现任总统推荐。

在1913年的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导致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北洋军展开作战。为了对抗袁世凯的反动势力,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然而,袁世凯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随着南京失守,“二次革命”最终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只能逃亡日本。

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同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文件,二十一条的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企图将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方面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和反日情绪。李大钊散发《警告全国父老书》,上海4万人在张园召开反对“二十一条”大会,并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同年5月9日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同日各城市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

1916年2月18日。中华革命党于湖北起义失败。

3月10日,冯国璋等五人联合发电给袁世凯,迫其退位。取消帝制。

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废除帝制,重归共和,前后总共历时83天。

6月6日,袁世凯在忧惧中病故,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广西广东相继独立,该月 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时代。

1917年1月1日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破除旧的文学规范,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学面貌。2月陈独秀在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挥起文学革命大旗声援胡适。

在1916年至1917年期间,中华民国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爆发了一场权力斗争,被称为黎段相争。

然而,1917年6月,张勋趁着黎元洪和段祺瑞的矛盾,率领5000名辫子兵进入北京,支持溥仪复位。这次复位只维持了12天便失败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中国北洋政府和广州军政府组成的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不平等条约,归还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但和会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反而在对德合约中规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同年5月4日,由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五四运动爆发。初期参与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演变为全民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通过示威游行暴力对抗政府。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法租界召集了同盟会和其他几个组织,正式组建和命名“国民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了12名代表出席大会。大会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陈独秀担任书记。

同年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军政府,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以推翻军阀统治。

1924年,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同年,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在广东成立国民革命军,任蒋介石为总司令,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反动部,开始北伐。经过连续的胜利,先后攻占了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城市。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总司令是蒋介石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反动部。北伐开始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国民革命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所向披靡,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北伐军已由10万人增加到25万人。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期间李大钊被杀。 “四一二”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等人领导发动南昌起义。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的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东北奉系军阀由张学良接管。

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 ,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上海闸北区发动进攻,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史称淞沪抗战。

1933年。日军侵占中国的山海关。同年蒋介石多次发动巢共战争。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1935年10月主力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

1935年12月9日,北京大中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喊话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口号。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2月25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谎称有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史称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淞沪会战

同年8月13日,日军在华北扩大战争的同时,又积极策划侵占上海。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淞沪会战前后历时三个月,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日军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史称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同年12月13日,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平民和被俘士兵的大规模集体屠杀达30万人以上。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几乎所有的商店被抢劫一空,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南京变成一座失尸横遍野满目凄凉的死城。

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对孤军深入的日军进行英勇顽强的阻击和外线迂回包围。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9年5月10日,厦门沦陷,5月14日,合肥沦陷。5月19日,徐州沦陷。6月12日,安庆沦陷。10月21日,广州沦陷。10月25日,武汉沦陷。

1940年3月,日本扶持的以汪精卫为首的傀儡政权,成立于南京。

1940年8月,八路军与日军在晋察冀边区发生了一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以摧毁了日本交通以及据点为目的,参战部队就已经达到了10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稳定了湖南局势。

1942年5月,日军开始“五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即“三光”。

1943年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联合英美盟军,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发动进攻性战役,历时一年半。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中国西南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收复滇西怒江西岸全部失地。

1944年10月,日本发动了号称一号战役的豫湘桂战役。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倾举国之力侵华。前后持续8个月,中国损兵折将达五六十万人,洛阳、长沙、福州、桂林、郑州等146个城市尽落敌手,丢失了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6000万人民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

1945年,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开始了反攻。4月9日,日军集中8万人的重兵在13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向湘西地区发起进攻,湘西会战开始。然而,在中国军队指挥官王耀武的带领下,中国军队在雪峰山战役中获得了重要胜利,歼敌三万余人,抗日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军队展开了多次战役,先后收复了福州、广州、南宁、柳州、益阳、赣州、镇南关和桂林等城市。其中,湘西会战以中国军队大胜而告结束。最终,中国军队在8月2日收复了广西灵川、湖南新宁和江西上高。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随后三天又在长崎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结束。

1945年8月29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但未能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与国民党统治者进行全面的斗争。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经过激战,以6.9万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国军47.2万余人。史称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解放军以十余万人的伤亡代价,歼灭并俘虏了国军55万人,史称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29至12月22日,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遵循中共中央军委的"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先攻占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然后在东线全歼天津守军13万余人,最终在经过耐心工作后,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得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点以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史称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1949年4月20日,国共北平和谈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