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中国哪个朝代可以吃玉米?
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中国哪个朝代可以吃玉米?
中国哪个朝代可以吃玉米
玉米起源于美洲,后因哥伦布发现美洲才传遍世界。16世纪时玉米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所以在明朝时,人们就能吃到玉米。
前苏联,为什么要种玉米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的粮食缺乏问题,开展了大规模垦荒种玉米的活动。
从 1954-1962年,苏联先后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共垦荒4200万公顷,种植玉米在最高年份达3700万公顷。苏联粮食总产量虽然从1954年的8560万吨猛增至1958年的13470万吨,但由于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方法,不尊重自然规律,不加分析地废除草田轮作制,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新垦区风蚀严重,沙暴频繁。1962年,苏联有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同时,由于采取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不考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长期种植高耗地力的玉米作物,又不及时追肥,水利设施亦未同步进行,导致垦荒区地力耗尽,粮食减产,垦荒运动被迫停止。这种不尊重自然规律,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效果,盲目掠夺土地资源的做法,最终招致了大自然的惩罚。
东晋时期有玉米吗
东晋时期没有玉米。
玉米,最初叫番麦,在公元1550年左右传入中国。
玉米产于美洲,西班牙殖民者殖民美洲后进入菲律宾,而几乎同时玉米便进入了中国。从此玉米便成为中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
玉米、红薯、土豆,在明朝传入中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结构,而且使中国人在其后几百年间度过了一次一次的天灾人祸。我国的人口从明后期到清朝,数百年间不断地翻番上升,玉米和红薯、土豆功不可没。
第一个种玉米国家是哪个
用生物进化观点来探讨玉米的近缘祖先及其演变为现代玉米的过程。栽培玉米的野生祖先是一种类玉米。
玉米族(Maydae)内的植物共有7个属,其中Zea(玉米属)和Tripsacum(摩擦禾属)原产美洲。与玉米有关是类玉米(Teosinte),俗称大刍草,分类上原为Euchlaena属,现已改为Zea mexicana。它包括6个一年生的野生种家族,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的广大地域内,与玉米有很低的亲缘关系,在植株外形和花序器官等方面与玉米也有相似之处。
从生态习性来看,类玉米和玉米一样,是12-13小时短日照的一年生喜温植物。作为一种野生草类,它分布于墨西哥中部玉米最初驯化的同一地区内。而大多数摩擦禾的种都是多年生野草,具有密集的根茎,这是栽培玉米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性状。细胞学观察表明,墨西哥类玉米和栽培玉米的配子染色体基数相同,都是n=10,而摩擦禾的相应基数是n=18。在现代栽培玉米和墨西哥类玉米的小孢母细胞中,粗线期染色体上的染结往往分布于染色体的近中部位;在摩擦禾和危地马拉类玉米的相应染色体上则以顶端染结为主,说明与玉米染色体特征有明显的不同。用人工方法更容易进行类玉米和栽培玉米的杂交,在其杂种一代中双亲的相应染色体可以联会成对,呈现同源性,导致良好的结实。
类玉米在中美洲逐步驯化为栽培玉米以后,不同玉米种簇间会经常发生杂交,产生形形色色的变异类型。现在分布于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最高产马齿型玉米,就是由北部硬粒型玉米和南部典型深马齿玉米杂交和选择的产物香甜可口的玉米是高产农作物,它的颗粒是人类的食物,茎、叶可供牲畜食用,胚(pēi)乳能提取油料。如今,玉米还能制成乙醇(chún),与汽油混合成汽车燃油。
玉米是1493年,哥伦布从美洲带回欧洲,后来遍及世界各地的农作物。关于玉米起源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70年,现代科学家终于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解开了这个谜,证明玉米起源于一种名叫假蜀黍的古代野草。
科学家推断出墨西哥南部地区的人,在6000年到一万年前,开始培养并一代代优选这种粮食作物,终于把玉米培育成高产的农产品。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当地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
过去5000年来,玉米从一种不为人知的野生黍类成了世界第三大粮食来源,这离不开墨西哥人的勤劳与智慧。
墨西哥人还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墨西哥人常说:”我们创造了玉米,玉米同时也创造了我们,我们是玉米人”。
4000年前的玛雅时期,玉米在印第安人的培育下已经成为主要农作物和粮食来源。关于玉米的起源,在现代墨西哥土着民族中流传着很多传说。现代考古证实,玉米起源于一种生长在5000年前墨西哥米切肯州巴尔萨河流域的野生黍类,这种黍类变异性较强,经过墨西哥人数千年的培育,成为今天拥有数百品种的玉米。
今天,玉米仍是墨西哥人的主食,墨西哥人每年消耗的粮食中近一半是玉米,而玉米则提供了墨西哥人日常生活中近一半的热量。因此,玉米对于墨西哥人来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远古时代农作物结构单一的印第安人来说更是如此。
据拉美有关资料表明,玉米产量直接关系到文明的兴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玛雅文明的灭亡。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玛雅文明的灭亡与公元十世纪发生的一场大旱有关。当时玛雅人的玉米生产完全依赖降雨和地表水源,他们依靠先进的水库灌溉系统建成了大规模的玉米种植区,满足数百万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持续的大旱破坏了玛雅社会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从而使该文明走向灭亡。
正因为玉米与人类生存之间的这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古代墨西哥人围绕玉米种植创立了很多以”祈福”为目的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仪式,许多习俗一直保留至今。例如,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每年在玉米丰收的时候都要举行玉米节,人们用玉米秆搭成神龛,上面摆满了各种玉米,手提熏香围着神龛唱歌,以感谢”玉米神”的恩赐;墨西哥南部米斯特卡人在播种前将鸡血和甘蔗酒撒在玉米地中央,以此祈求好收成。
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只体现了”玉米文化”的一个侧面,玉米作为古代墨西哥人生活的核心,对其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习惯也产生了相当影响,这种影响被墨西哥人类学家称作玉米的社会效应。例如,随着古代玛雅社会人口的增加,每个家庭的玉米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社区内家庭与家庭间相互协作,这种农业上的相互协作机制后来演变为土着社会的”徭役”,即社区内所有居民必须提供义务劳动,如修缮校舍、道路、水库等。
此外,印第安人的生活节律也完全以玉米为中心。例如,玛雅人在史前时代制定了一部专门指导玉米种植的天文历法,墨西哥南部的玛雅人居住区仍在使用这种历法。
同其它地区的”酒文化”、”茶文化”一样,墨西哥人种玉米久了自然也就酝酿出自己的”玉米文化”,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玉米烹饪文化”。墨西哥人除了将玉米煮熟食用外,还用玉米面烹饪出花样繁多的小吃和菜肴,例如墨西哥传统小吃”塔哥”(玉米卷饼)、玉米粽子、玉米饺子等。据统计,用玉米制作的小吃和菜肴总数有605种之多,其中仅”塔哥”的吃法就有166种,墨西哥的男女老幼一日三餐少不了”塔哥”。因此,西方人把”塔哥”称作墨西哥人的面包。
墨西哥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对玉米果实的利用上,他们还利用玉米皮、玉米秆等制成生动有趣的手工艺品。在墨西哥城的文化市场上,各种以玉米为材料的小玩具随处可见。墨西哥人对玉米的热爱几乎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完)我的教科书上也说玉米最早见于墨西哥南部山区原始山民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