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英雄人物(圣女贞德:17岁率军抵抗侵略者,却被卖给敌军,惨遭凌辱受刑
法国女英雄人物(圣女贞德:17岁率军抵抗侵略者,却被卖给敌军,惨遭凌辱受刑而亡)
公元1337年至1453年,英、法两国断续进行了百余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在百年战争中的第75个年头,法国南部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贞德的女婴出生了。谁也不会想到,十多年之后,出身平凡的贞德将影响百年战争的进程。
贞德出生之时,法国领土被分割为三部分:英军占领的以巴黎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王太子查理七世统治的南部地区,查理叔父勃艮第公爵割据的中部地区。英军和勃艮第军互相勾结,不断侵犯蚕食南方,法国小朝廷危在旦夕,可谓是国难当头。
但查理七世生性懦弱,毫无进取之心,任由国土河山落入敌人之手。法军连连败退,士气低迷。
1428年,英军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奥尔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最后一个能够阻挡英军长驱直入的战略要地。
贞德虽然出身农家,但有一颗爱国之心。在爱国之心的召唤下,贞德从小就一边牧羊,一边习武。奥尔良被英军围困之后,16岁的贞德求见沃古勒尔城的城防司令,声称自己能够抗击英军,请司令举荐她为国王效力。
司令给贞德几个巴掌,让人把贞德带回去家,要求家人对她严加看管。贞德回村后,父亲便将她严密监视起来,担心她再出去惹事。贞德非常伤心、失望,但是并没有放弃为国效力的信念。
1429年1月,贞德孤身逃出来村庄。当她来到沃古勒尔城时,几个热血青年被贞德的爱国精神打动,不仅为贞德安排食宿,还前去找教区神父帮忙。神父见贞德有勇有谋,便将她举荐给了城防司令。司令增剑送马,派卫队送贞德去见国王。
贞傲女扮男装,跋涉463公里,半个月后抵达王宫所在地希农。查理七世召开御前会议,商议是否接见贞德,顾问们对尔奥尔良的局势一筹莫展,都建议试用贞德去抗击英军。
查理七世为贞德颁发了证书,配备了盔甲和马匹,调集600人的军队由贞德指挥驰援奥尔良。战场上,贞德身着英姿飒爽、异常勇猛。贞德出现在哪个队伍,那个队伍的士气便高涨。许多农民受到感染,都拿起武器加入到贞德的队伍。
当时,英军层层围住城池,又在外围筑了一个个堡垒,使救援的法军无法同城内的守军会师。贞德仔细观察敌军阵地,找出了英军的薄弱点,率领法军发起总攻。
贞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在战斗的过程中,贞德受伤昏迷。但很快又被厮杀声惊醒,策马回到战场继续作战。法军深受鼓舞,最终打破了英军的封锁圈,与城中守军胜利会师。围城的英军则全线崩溃,溃逃到了巴黎。
1429年5月8日,奥尔良举行庆祝大会。贞德手持战旗,带领部队开进城内。从此,贞德的名字传遍法国各地,人们亲切地称贞德为奥尔良姑娘。
奥尔良大捷后,贞德劝说查理七世效仿先王接收加冕礼。在贞德的军队收复兰斯之后,查理七世正式加冕。加冕仪式上,贞德站在查理七世身旁,如同一尊战神。
法军越战越勇,一路收复失地。贞德天天催促查理七世出兵北伐,但查理七世只是表面答应,实际上并不支持贞德。因为优柔寡断的查理七世顾虑重重,试图偏安一隅。他并不想去收回自己看不见的土地,只想维护好现有政权的稳定。
贞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她执意要带兵北伐,就违背了查理七世的意愿,不是一名合格的臣子。但如果她听从了查理七世的话,就无法收复大好河山,无法完成统一祖国的伟业,愧对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
最终,贞德还是决定率军抗击英国侵略者。1429年8月,贞德率军杀向巴黎。孤军奋战,无力接近巴黎,只好绕道攻打巴黎周边的小镇。9月,贞德中箭负伤,查理七世则趁机解散了北伐的军队。
1430年4月,箭伤初愈的贞德重返战地,率领为数不多的本部兵马抗击勃艮第军。激战一月过后,再次负伤的贞德被勃艮第军俘虏。忘恩负义的查理七世得知贞德被擒后,不仅不想办法救贞德,反而松了一口气。
英国人知道贞德被俘虏后极为振奋,因为在英国人眼里,贞德最大的罪孽在于激发了行将溃散的法国人的民族激情,使得英国人失去了即将获得的胜利。于是,英国人提出以一万法郎的高价将贞德买过来。
勃艮第军虽然是法国人,但早就跟侵略者沆瀣一气,欣然答应将贞德卖给敌人。于是,英军将贞德装在一只大铁笼里,将她屈辱地运送到了巴黎。
贞德被关在一间小屋里,被铁链锁住,如同奴隶般遭受凌辱。但是,贞德始终没有屈服,并且坚称自己无罪。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教会法庭才能审判战俘。
1431年2月21日,审判在鲁昂城堡开始。在审判过程中,贞德以清晰的逻辑、智慧的言语为为自己进行辩护。贞德拒绝承认法庭有权对她审判,因为参与审判的起诉人是她的敌人,而她是为了赶走敌人,拯救被入侵的祖国。
但是,审判还是在英国人的操纵下开始了。起诉人问贞德:你相信你自己已经得到了神的恩典?
这是一个陷阱。因为根据当时教会的教条,没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恩典。如果贞德说自己能够洞察上帝的心灵,那么将面临两种选择:回答不是,那么就承认自己有罪;回答是,那么就承认犯了渎神罪,也就证明自己是异端。
贞德没有中计,巧妙地避开了陷阱。贞德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没有,希望上帝能够垂赐;如果我获得了,祈求上帝能够永远赐给我。
这一回答,使质问着哑口无言,转而提出别的问题刁难贞德。直至审判结束时为止,贞德一直在为自己进行辩护,并且没有被抓住任何漏洞。
然而,法官还是向贞德宣读了拟订好的70条指控。贞德深感绝望,不想继续留在这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地方接受判决,便寻找机会从高塔上跳下,企图越狱。
不幸的是,贞德越狱失败,并被指控她企图自杀。在天主教的教义中,自杀被视为是违背上帝旨意的行为,是最可怕、最致命的罪行之一。对此,贞德承认自己违背了圣灵的旨意。
于是,法庭根据贞德的供认重新拟定了一份指控状,指控贞德为异端。审判者想让贞德放弃自己的信仰,他们向她展示了各种刑具,并用以火刑相威胁。但贞德回答说:
如果我将被定罪,如果我看到烈火被点燃,用作燃烧的火柴已经准备好,而刽子手或者负责点火的人正准备烧我的身体,而即使我自己被火烧着,我仍然不会说出违背我信念的话,我仍然会坚持我在审判中所说的一切,直至我死去。
于是,审判结束,贞德被教会法庭判决为异端分子。
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带到鲁昂市场,教会人员将对她公开施以残酷的火刑。他们在她头上戴了一顶“笨蛋高帽”,上面写着“异端”两个字,以此对贞德进行最后的羞辱。
贞德被高高地绑在火刑柱上,在烈火的焚烧中慢慢死去。贞德虽然牺牲了,但她抗击侵略者的事迹却被人们铭记,激励着法国人坚定地抗击英军,使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终于结束。贞德的母亲和兄弟申请,审查贞德的案件。1456年教宗下令组织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的结果,一致公认:贞德无罪,所谓异端的罪名,全属无中生有。
1920年5月,贞德被追封为圣徒,成为圣女,并将5月30日定为她的纪念日。如今,在每年六月初的一个周末,法国东北部香槟地区的兰斯城,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来纪念贞德这位爱国英雄。
但令人心痛的是,尽管贞德在数百年后成为了圣女,但贞德生前遭受的不公待遇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贞德这位法国人民优秀的儿女,以自己的呼号和奋斗触发了潜伏在人民当中的伟大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贞德带领军队打败了侵略者,使法国转危为安。然而,由于内奸的破坏,统治者的阴谋,再加上外国侵略者的收买、天主教会的迫害,贞德这位为祖国建立不朽功勋的民族英雄竟被诬陷而死。
而在人类历史上,贞德绝非个例。多少天才、英雄和圣贤不被世人理解,反而遭受摧残与迫害?
因此,著名作家萧伯纳创作《圣女贞德》之时,不禁在结尾处感叹道:唉,创造这个美好世界的上帝呀,它要什么时候才愿意接受你的圣徒?主啊,还要多久,还要多久?
萧伯纳虽然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但在贞德的故事中,他却发现:就连宗教也会打着“慈悲”的旗号,给人们增加莫须有的罪名……除此之外,还有皇权、贵族特权以及世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