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网

​马岛之争:马岛究竟属于英国还是阿根廷?各国对此态度是怎样的?

点击: 来源:踏青网
摘要:马岛之争:马岛究竟属于英国还是阿根廷?各国对此态度是怎样的?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了一场马岛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对于马岛的

马岛之争:马岛究竟属于英国还是阿根廷?各国对此态度是怎样的?

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了一场马岛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之后,英国取得了对于马岛的控制权,但是阿根廷对于这个群岛一直“念念不忘”,所以两国关于马岛开始了长久的“争执”。那马岛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当年马岛战争发生各国对此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此地的主权纷争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8,19世纪。

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海军率领法国探险队在东福克兰岛登陆,并且在此地建立了定居地,命名为路易斯港。

第二年英国探险队登陆西福克兰岛,同样在此地建立根据地,并且挂上了英国国旗,声称该地区应该归英国国王统领。

1766年,西班牙人又来了,认为根据1493年划定的教皇子午线,这些岛屿应该属于西班牙,1767年法国将东福克兰岛卖给了西班牙。

1770年,西班牙动用军队赶走了西福克兰岛上的英国人,但英国人不服,以发动战争为威胁和西班牙展开谈判,最终西班牙人允许英国重新回到西福克兰岛上。

尽管在1774年,英国因为经费不足撤走了西福克兰岛上的军队,但并没有放弃该地的主权,此时马岛主权属于西班牙和英国。

1806年,西班牙在遭到拿破仑的进攻战败之后,英国趁机打击西班牙的海外势力,出兵阿根廷的布鲁诺斯艾利斯,而阿根廷地区很快在1810年爆发了起义,6年之后阿根廷宣告独立。

作为曾经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西班牙的主权,1820年阿根廷派遣军队进入马岛,并且升起阿根廷国旗。

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展开唇枪舌剑。

到1829年,英国外交部长致信阿根廷,陈述马岛主权属于英国,1833年,英国派遣军队进驻马岛,不仅赶走了岛上50名阿根廷驻军,甚至在1841年派遣总督管理马岛,1892年,该地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尽管阿根廷政府并没有承认英国的合法性,但是他们也知道彼时的英国是超级大国,阿根廷是惹不起的,因此也没有向英国提出主权诉求。

更重要的是到了20世纪前20年,阿根廷得益于自然环境优异,向全世界出口大量的牛肉和农产品,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安定统一的阿根廷此时更不希望和英国就领土展开纠纷。

然而好景不长,从1930年开始,阿根廷政权进入了不稳定时期,多党派执政的局面造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所制定的政策很难实行,也不具备连续性,再加上政府信用度的降低,使得阿根廷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除此之外,阿根廷在上世纪30年代没有抓住经济转型的好机会,整个国家沉迷于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之中,错过了二次工业化的绝佳机会。

到20世纪50年代幡然醒悟的阿根廷根本没有办法和发达国家竞争,甚至发展速度赶不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国内产品只能依靠贸易壁垒在国内市场生存,种种局面导致了阿根廷经济开始衰败。

过惯了富裕日子的阿根廷受不了这种穷苦的日子,国内矛盾和反政府情绪越来越高涨,在二战之后上台的军政府于是决定利用外来矛盾转移国内矛盾,提出了民族主义的理念,用马岛主权问题来转移对经济不满的阿根廷人的注意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兴起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浪潮,越来越多的殖民地独立或者回归主权国,此时阿根廷看到了收复马岛的最佳机会。

1964年,联合国就马岛问题展开了讨论,阿根廷方面以1493年以来的教皇子午线,以及继承西班牙主权和马岛更靠近南美洲的理由宣布对该地区拥有主权,而英国方面认为自1833年以来,对此地公开持续的拥有和管理,应该对此地拥有主权。

但此时的英国毕竟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下滑以及经济的制约,英国也开始就马岛问题和阿根廷展开谈判,最终英国同意将马岛主权归还给阿根廷,但是并不能归还行政主权,英国认为该地区应该由当地居民自治,不能违背当地群众的意愿。

而这样的条件并不为阿根廷政府所接受,时间转眼间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此时阿根廷国内经济情况已经出现极大的问题,阿根廷政府也越来越需要在马岛地区发动战争来获得阿根廷人民的支持。

于是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派遣军队攻击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由于英国此时在岛屿上驻军少,根本无法与阿根廷军政府抗衡。

此消息传回英国国内,时任英国首相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认为阿根廷此举是对英国的挑衅,立刻调集了英国皇家海军2/3的力量组成远征军,向马岛展开进攻,同时派遣飞机封锁了马岛周边200公里,很快阿根廷海军和英国海军展开大战。

到了5月份,英国开始展开登陆战役,成功在马岛建立起了桥头堡,并且迅速向马岛深处发动进攻,到6月14日,岛上的阿根廷少将被迫向英国海军投降,9800名阿根廷军人成为俘虏,另有超过4000人被送回国内,6月22日,马岛战争结束,双方宣布停火,战争的结果是阿根廷惨败。

而战争之所以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主要是因为阿根廷政府的判断失误。

阿根廷政府认为马岛地区距离英国本土较远,彼时的英国经济情况糟糕,不可能为了一座岛屿而发动远征,更关键的是阿根廷政府对自己的实力足够自信。

他们认为在家门口作战自己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就算没有办法打败英国,只要能够拖住英国那就是胜利。

而且当时的阿根廷和美国苏联两个国家关系都不错,在国际社会也有着不少的支持者。

但是阿根廷政府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马岛地区的主权存在争议,阿根廷先动手就等于丧失了战争的正义性,英国政府顺势反击反而更符合国际舆论。

这和美国入侵越南,苏联进攻阿富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马岛地区,英国或许真的不会和阿根廷计较,但是阿根廷率先发动战争,这等于是狠狠地打了英国的脸,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忍受,更何况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因此迅速发动战争抢回马岛是当时英国唯一的选择,否则日后就将沦为国际上的笑柄。

缺乏准备,后勤力量严重不足的阿根廷,在战争中不仅没有办法保证岛上2万名阿根廷军人的后勤供应,甚至很快就丢失掉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马岛战争爆发之后,国际社会对于英国和阿根廷抱有不一样的态度。

苏联等华约国家肯定是站在阿根廷这一边,虽然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向南美地区提供军事援助,但是却可以为阿根廷提供卫星监测消息。

而美国本来打算中立,但最终在英国的劝说下支持英国,毕竟人家几百年前是一家人,这关系不是你阿根廷可以媲美的。

在美国的授意下,北约组织纷纷暗地里向英国提供情报消息和资金,南美很多国家虽然同情阿根廷的遭遇,不过国力弱小,也不敢和北约组织抗衡。

而其他的中立国家考虑到是阿根廷人先动的手,因此真正愿意支持阿根廷的也不多,这导致阿根廷军事上打不过,舆论声音也不行,而在马岛战争之后,阿根廷军政府迅速下台。

马岛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该地区主权问题的解决,由于在马岛地底下存在600亿桶的石油,无论是英国还是阿根廷都不愿意放弃该地区,主权争夺也导致无论是哪一方对该地区进行开发,另一方都会进行干扰。

如果不能解决马岛主权问题的归属,这庞大的石油资源恐怕也没有办法进行开发。

在2001年,阿根廷重新向英国提出主权要求,联合国也迫切希望英国和阿根廷展开谈判解决马岛主权问题。

但是英国底气强硬,英国认为应该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由当地居民实行自治。

但阿根廷政府认为马岛居民大多为英国裔,他们在民主投票时肯定更倾向于英国。即便是自治也更愿意由英国政府对该地区进行经济管理和开发,这是阿根廷政府不能接受的。

阿根廷政府还是想收回该地区的主权,由阿根廷政府直接管辖,从而更好地对当地的石油资源进行开发。

如今对于两个国家最好的选择便是暂且搁置当地的主权争议,由阿根廷和英国联合对当地的石油资源进行开发,这样既能保证英国方面的能源利益,同时阿根廷方面也能分到一杯羹。对于现在的阿根廷经济来说,这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某一天阿根廷政府和英国能够通过谈判的手段解决领土纠纷。毕竟战争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伤害。

相关文章